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江畔送行人,千山生暮氛。
谢安团扇上,为画敬亭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潘佑的《送人往宣城》,通过描绘江畔送别的情景,抒发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开篇“江畔送行人,千山生暮氛”两句,营造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意境,江畔作为送别的地方,行人渐行渐远,而周围的自然景观——千山,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愈加苍茫和氛围深厚,给人一种时间流逝、情谊难忘的感觉。
第二句“谢安团扇上,为画敬亭云”则是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有了具体的寄托。这里的“谢安团扇”,指的是东晋名臣谢安所用的一种团扇,而在这团扇上,诗人为友人绘制了敬亭的图像。“敬亭”通常被认为是送别的地方,这里则更象征着对友人的尊重和思念。整句表达了诗人通过画面来寄托自己的情感,以此来表达无法言说的依恋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特定器物的寓意,传达了一种深切的情感交流,是一首情真意切、意境淡远的送别诗。
不详
[公元?年至九七五年前不久]字不详,徙居金陵。生年不详,约卒于宋太祖开宝八年以前不久,年三十六岁。唐时累官虞部员外郎、内史舍人。在南唐时期,从挽救危难时局出发,借鉴《周礼》古经实行变法,变法很快失败,但其变法思路与历史影响不可抹杀。通过发掘考察李觏、王安石的有关作品,可以证明变法对李觏、王安石的学术思想产生了影响,王安石变法是包括、李觏在内的晚唐以来南方文化的一个合理发展
天坛云似雪,玉洞水如琴。
白云与流水,千载清人心。
君携布囊去,路长风满林。
一入华阳洞,千秋那可寻。
朝游沧海东,暮归何太速。
祗因骑折白龙腰,谪向人间三十六。
谁家旧宅春无主,深院帘垂杏花雨。
香飞绿琐人未归,巢燕承尘默无语。
劝君此醉直须欢,明朝又是花狼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