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谁家旧宅春无主,深院帘垂杏花雨。
香飞绿琐人未归,巢燕承尘默无语。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荒凉、静谧的旧宅春景,透露出一种幽深、空寂的情怀。"谁家旧宅春无主"一句,表明这座旧宅已经没有了主人,春天来了却无人过问,这里的“春”不仅是季节的转换,更承载着诗人对过去岁月的缅绵情感。
"深院帘垂杏花雨"描写的是旧宅中的景象。深邃的庭院里,窗户上的帘子轻轻摇曳,而杏花在春风中飘落如细雨,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情绪。
接着,“香飞绿琐人未归”一句,继续强化了这种空寂感。旧宅中原本应该是充满生机的,但现在连花香都无人欣赏,而绿色的藤蔓也开始攀爬,这里的人却还没有回来。
最后,“巢燕承尘默无语”则更深了一层。燕子在旧宅的屋檐下筑巢,承受着屋顶上落下的尘土,连通常活泼的燕子都变得沉默无言,没有了往日的欢声笑语。
整首诗通过对旧宅春景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过往生活的怀念。诗人潘佑借此抒发了对于逝去时光无法挽回的无奈,以及面对空寂生活环境的感慨。
不详
[公元?年至九七五年前不久]字不详,徙居金陵。生年不详,约卒于宋太祖开宝八年以前不久,年三十六岁。唐时累官虞部员外郎、内史舍人。在南唐时期,从挽救危难时局出发,借鉴《周礼》古经实行变法,变法很快失败,但其变法思路与历史影响不可抹杀。通过发掘考察李觏、王安石的有关作品,可以证明变法对李觏、王安石的学术思想产生了影响,王安石变法是包括、李觏在内的晚唐以来南方文化的一个合理发展
劝君此醉直须欢,明朝又是花狼藉。
烛与人相似,通宵遽白煎。
不应须下泪,祗是为人然。
古今逢此夜,共冀泬㵳明。
岂是月华别,祗应秋气清。
影当中土正,轮对八荒平。
寻客徒留望,璿玑自有程。
客来鸣素琴,惆怅对遗音。
一曲起于古,几人听到今。
尽含风霭远,自泛月烟深。
风续水山操,坐生方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