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雁

雪霁千门旧路微,曾传玉札上林飞。

行归紫塞和霜断,影度银河带月辉。

瑶瑟轻弹移宝柱,霓裳妙舞想春衣。

西风吹醒芦花梦,误逐閒鸥上钓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明代林坦的《白雁》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白雁在冬日雪后的情景,充满了静谧与诗意。

首联“雪霁千门旧路微,曾传玉札上林飞。”开篇即以“雪霁”点明季节,冬日雪后的景象显得格外宁静,路途也因雪而显得模糊。这里运用了“玉札”这一古代传递书信的比喻,暗示了白雁曾经的飞翔轨迹,引人遐想。

颔联“行归紫塞和霜断,影度银河带月辉。”进一步描绘了白雁的飞行状态。紫塞,指边塞之地,这里借指白雁的迁徙之路。与霜断,形象地表现了白雁穿越寒冷的景象。影度银河,带月辉,则是将白雁的飞行与夜空中的银河、月亮巧妙结合,营造出一幅壮丽的夜景图。

颈联“瑶瑟轻弹移宝柱,霓裳妙舞想春衣。”转而描写了一幅更为温馨的画面。瑶瑟,古代的一种乐器,此处象征着音乐之美;宝柱,可能是指琴弦或乐谱架,暗示了音乐的演奏。霓裳,原指唐代宫廷的服饰,这里借喻舞蹈的华美。春衣,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与前文的冬日形成对比,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尾联“西风吹醒芦花梦,误逐闲鸥上钓矶。”以西风、芦花、闲鸥、钓矶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孤独的场景。西风不仅吹醒了芦花的梦境,也似乎引领着白雁与闲鸥一同前往钓鱼的小岛,充满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流动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白雁在冬日雪后迁徙的美丽景象,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流动的赞美。

收录诗词(12)

林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无弦琴

雅制曾传太古时,蛇纹深断碧梧枝。

最怜得趣同元亮,何必知音觅子期。

流水高山应默契,阳春白雪有心知。

长卿无限求凰意,寂寞何由寄所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游丝

彷佛冰蚕茧乍抽,随风袅袅自悠悠。

牵花有影晴多见,映月无痕夜不收。

色借明纱江上浣,光添白发镜中愁。

将军况是经纶手,高唱于今愧莫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一气流行混太空,涵幽极远意无穷。

波涛迥与风云合,动息应参造化功。

牛渚天河涵夜白,扶桑碧海漾朝红。

若为舟楫还堪济,未老沧浪一钓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紫陌苍茫启曙扉,晴风初起乱依微。

静沾药架埋香径,行傍车轮上客衣。

梦草池塘清不染,看花台榭暝还飞。

同游馆阁城南道,拂面狂吟几度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