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赐酺诗

河洛称朝市,崤函实奥区。

周营曲阜作,汉建奉春谟。

大君苞二代,皇居盛两都。

招摇正东指,天驷乃西驱。

展軨齐玉软,式道耀金吾。

千门驻罕毕,四达俨车徒。

是节春之暮,神皋华实敷。

皇情感时物,睿思属枌榆。

诏问百年老,恩隆五日酺。

小人荷熔铸,何由答大炉。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奉和赐酺诗》是隋朝诗人王胄所作,通过对“河洛”、“崤函”等地理名词的描绘,展现了古代中国的政治中心与战略要地。诗中提到“周营曲阜作,汉建奉春谟”,巧妙地将周朝与汉朝的辉煌历史融入其中,表达了对古代文明的敬仰之情。

“大君苞二代,皇居盛两都”一句,赞美了君主的德行与国家的繁荣,将君主的统治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体现了对君主治国理政的高度评价。

“招摇正东指,天驷乃西驱”运用了星象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国家的稳定与繁荣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君主的英明决策如同星辰指引方向,使国家发展如骏马奔腾。

“千门驻罕毕,四达俨车徒”描绘了国家的繁华景象,千门万户,车水马龙,展现出盛世的繁荣与秩序。

“是节春之暮,神皋华实敷”则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大地万物繁茂的景象,象征着国家在君主的治理下,即将迎来丰收与繁荣。

“皇情感时物,睿思属枌榆”表达了君主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民生活的关心,体现出君主的仁德之心。

“诏问百年老,恩隆五日酺”描述了君主对年长者的关怀与对民众的恩泽,通过赐酺(即举行大规模的宴饮)来表达对民众的厚爱。

“小人荷熔铸,何由答大炉”则是诗人自谦之语,表达了自己虽有幸受到君主的恩赐,却难以报答君主的深恩,体现了对君主的敬畏与感激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古代中国社会的繁荣景象与君主的仁德之治,是对古代文明的一种深情赞颂。

收录诗词(19)

王胄(隋)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生于润州建康城(今江苏南京),王导八世孙。隋朝大臣,文学家。少有逸才,初仕陈朝,陈亡入隋,晋王杨广引为学士。大业初年,为著作佐郎。从征辽东,进授朝散大夫。生性疏率不伦,自恃才高。杨玄感常与交游,大业九年(613年)杨玄感谋反败亡,潜还江左,被捕坐诛

  • 字:承基
  • 籍贯:凌傲时
  • 生卒年:558~613年

相关古诗词

言反江阳寓目灞涘赠易州陆司马诗

游人卖药罢,徐步反江干。

行吟灞陵岸,回首望长安。

晨华照城阙,参差复郁盘。

千门含日丽,万雉映霞丹。

云开承露掌,吹动相风竿。

游童轻薄少,鲜服鵔鸃冠。

花开傅粉晏,尘起副车韩。

屡投双飞剑,曾操两色丸。

挂玉要游女,弹珠落矫翰。

信美非吾乐,何事久盘桓。

欲动南登咏,还谣北上难。

眷言思旧友,徂远路漫漫。

燕陲望楚服,天际与云端。

棹发吴涛上,荆歌易水寒。

十年阻风月,万里别金兰。

心期竟何许,怀抱日摧残。

容华冉冉谢,衣带朝朝宽。

盛宪宁延寿,刘琨自少欢。

宿昔均取舍,同波岂异澜。

赠言不尽意,掷笔起长叹。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酬陆常侍诗

相知四十年,别离万馀里。

君留五湖曲,余去三河涘。

寒检君后凋,溺灰余仅死。

何言西北云,复觌东南美。

深交不忘故,飞觞敦宴喜。

赠藻发中情,奇音迈流徵。

追惟中岁日,于斯同憩止。

思之宛如昨,倏焉逾二纪。

畴昔多朋好,一旦埋蒿里。

无人莫己知,有恸伤知己。

把臂还相泣,岿然吾与子。

沾襟行自念,哀哉亦已矣。

吾归在漆园,著书试词理。

劳息乃殊致,存亡宁异轨。

大路不能遵,咄哉情可鄙。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答贺属诗

外黄初邸客,蜀郡晚琴声。

本欲从张耳,何曾说马卿。

定知游道日,非是第如行。

高文拟杂佩,善谑间瑶琼。

前书言家室,末叙挂簪缨。

问仁宁伐国,扬波岂乱清。

闻有阳台客,常留入梦情。

无为嗟独割,空引助庖名。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卧疾闽越述净名意诗

客行万馀里,眇然沧海上。

五岭常炎郁,百越多山瘴。

兼以劳形神,遂此婴疲恙。

桐雷邈已远,砭石良难访。

抱影私自怜,沾襟独惆怅。

毗城有长者,生平夙所尚。

复藉大因缘,勉以深回向。

心路资调伏,于焉念实相。

水沫本难摩,乾城空有庆。

是生非至理,是我皆虚妄。

求之不可得,谁其受业障。

信矣大医王,兹力诚难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