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妾恨比斑竹,下盘烦冤根。
有笋未出土,中已含泪痕。
这首诗是孟郊在唐朝创作的,名为《闲怨》。诗中通过对斑竹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不满。"妾恨比斑竹"一句,将个人情感与斑竹相比较,斑竹因其纹理而显得斑驳,这里的“妾恨”暗示着诗人的怨言与不满之情如同斑竹般深刻且难以抹去。
"下盘烦冤根"一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种情感的根源和复杂性。"下盘"指的是竹笋尚未出土,"烦冤根"则是说这种怨恨的情感已经渗透到了内心深处,如同竹子的根系一样盘根错节。
最后两句“有笋未出土,中已含泪痕”更强化了这样的意境。即便是在竹子尚未长出地面之前,它内部已经蕴含着泪痕和痛苦。这既是对斑竹生长状态的描写,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隐喻,表达了一种深藏不露的情感压抑。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独特的意象和精巧的比喻,将诗人的内在情感与自然景物紧密相连,以此来传递一种被压抑的情感和对现状的不满。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众䖟聚病马,流血不得行。
后路起夜色,前山闻虎声。
此时游子心,百尺风中旌。
道意勿乏味,心绪病无悰。
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
锦水有鲜色,蜀山饶芳丛。
云根才剪绿,印缝已霏红。
曾向贵人得,最将诗叟同。
幸为乞寄来,救此病劣躬。
贫病诚可羞,故床无新裘。
春色烧肌肤,时餐苦咽喉。
倦寝意蒙昧,强言声幽柔。
承颜自俛仰,有泪不敢流。
默默寸心中,朝愁续莫愁。
哭雪复吟雪,广文丁夫子。
江南万里寒,曾未及如此。
整顿气候谁,言从生灵始。
无令恻隐者,哀哀不能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