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周况先辈于朝贤乞茶

道意勿乏味,心绪病无悰。

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

锦水有鲜色,蜀山饶芳丛。

云根才剪绿,印缝已霏红。

曾向贵人得,最将诗叟同。

幸为乞寄来,救此病劣躬。

形式: 古风

翻译

请让道路的意蕴不显单调,心中愁绪难以平息。
蒙顶茶的白花已全部凋零,越州的茶碗里只剩荷叶空荡荡。
锦江水色鲜艳,蜀地山峦满是芬芳的花草。
云雾下的茶树新芽初剪,茶杯边缘已染上红色印记。
我曾有幸从贵人那里得到这样的好茶,它与老诗人的品鉴相同。
恳请你将这珍贵的茶叶寄来,以解我这病弱之躯的渴求。

注释

道意:道路的意蕴。
勿乏味:不显得单调。
心绪:心情。
病无悰:愁绪难平。
蒙茗:蒙顶茶。
玉花:白花。
越瓯:越州的茶碗。
荷叶空:茶碗空荡。
锦水:锦江。
鲜色:鲜艳色彩。
蜀山:蜀地山峦。
芳丛:花草丛生。
云根:云雾下的茶树。
绿:新芽绿色。
印缝:茶杯边缘。
霏红:染上红色。
贵人:有权势的人。
诗叟:老诗人。
乞寄:恳请赠送。
病劣躬:病弱的身体。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作品,名为《凭周况先辈于朝贤乞茶》。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在向某位尊贵的人物请求茶叶,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茶的渴望和对健康的关切。

"道意勿乏味,心绪病无悰。" 这两句表明作者对于茶的期待不仅是为了口味上的享受,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寄托,对于身心的滋润有着深厚的渴望和依赖。

"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 这里借用了自然景象来表达一种失落和寂寞之感,可能是因为缺少了茶的陪伴而产生的一种情绪。

"锦水有鲜色,蜀山饶芳丛。" 描述的是茶叶生长的地方,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的“鲜色”和“芳丛”都在强调茶的美好和珍贵。

"云根才剪绿,印缝已霏红。" 这两句描写了茶叶采摘后的场景,“云根”指的是茶树生长的地方,“印缝已霏红”则是说茶叶在加工过程中留下的痕迹,这里的“霏红”可能是指茶汤中的颜色,暗示着茶的香气和美味。

"曾向贵人得,最将诗叟同。" 这里作者提到自己曾经从尊贵的人那里获得过茶叶,并且与那些品评诗词之人共享,这表明了茶在当时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强调了作者对于这份友谊和精神上的交流的珍视。

最后两句"幸为乞寄来,救此病劣躯。" 表达了作者对请求到的茶叶的感激之情,以及期待通过饮用这些茶叶来恢复自己的健康。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孟郊对于茶的热爱,更重要的是透露出了一种精神层面的寄托和追求。在那个时代,茶不仅是一种日常饮品,它还是一种文化和艺术的载体。

收录诗词(499)

孟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 字:东野
  • 籍贯: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
  • 生卒年:751~814

相关古诗词

卧病

贫病诚可羞,故床无新裘。

春色烧肌肤,时餐苦咽喉。

倦寝意蒙昧,强言声幽柔。

承颜自俛仰,有泪不敢流。

默默寸心中,朝愁续莫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和丁助教塞上吟

哭雪复吟雪,广文丁夫子。

江南万里寒,曾未及如此。

整顿气候谁,言从生灵始。

无令恻隐者,哀哀不能已。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和令狐侍郎郭郎中题项羽庙

碧草凌古庙,清尘锁秋窗。

当时独宰割,猛志谁能降。

鼓气雷作敌,剑光电为双。

新悲徒自起,旧恨空浮江。

形式: 古风 押[江]韵

和宣州钱判官使院厅前石楠树

大朴既一剖,众材争万殊。

懿兹南海华,来与北壤俱。

生长如自惜,雪霜无凋渝。

笼笼抱灵秀,簇簇抽芳肤。

寒日吐丹艳,赪子流细珠。

鸳鸯花数重,翡翠叶四铺。

雨洗新妆色,一枝如一姝。

耸异敷庭际,倾妍来坐隅。

散彩饰机案,馀辉盈盘盂。

高意因造化,常情逐荣枯。

主公方寸中,陶植在须臾。

养此奉君子,赏觌日为娱。

始觉石楠咏,价倾赋两都。

棠颂庶可比,桂词难以踰。

因谢丘墟木,空采落泥涂。

时来开佳姿,道去卧枯株。

争芳无由缘,受气如郁纡。

抽肝在郢匠,叹息何踟蹰。

形式: 古风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