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仙引.寿王鄂叔进士

兰渚亭边,莲河桥畔,高门乍启朝阳。

单绂绕,彩云翔。云是揽予初度,争献仙人九酝觞。

何限才名,今才四十,江左王郎。宫衣试着来长。

有花下、新裁小乐章。

回首京华,难兄执戟,同是东方。

待补山公,正当典簿,努力功名看未央。

他日乌衣,黑头还聚,重醉秋光。

形式: 词牌: 云仙引

鉴赏

这首《云仙引·寿王鄂叔进士》是清代词人毛奇龄为庆祝王鄂叔进士而作的一首词。词中描绘了兰渚亭和莲河桥的优美环境,象征着主人公的高洁品格和仕途的新开端。"单绂绕,彩云翔"形象地展现了王鄂叔的荣耀与吉祥,暗示了他的才华横溢。

"云是揽予初度,争献仙人九酝觞"表达了对王鄂叔的赞美,祝愿他如仙人般受到尊崇,饮尽美酒。接着,词人感慨他的早慧和成就,称赞他在四十岁就已享有盛誉,堪比江左的杰出人物。

"宫衣试着来长"描绘了王鄂叔穿上华丽官服的场景,显示出他的地位提升。"花下、新裁小乐章"则寓意他在优雅的环境中创作出新的文学佳作。词人回忆起京城的时光,感叹与王鄂叔的友情深厚,两人都在东方(指朝廷)崭露头角。

最后,词人鼓励王鄂叔继续努力,期待他能在仕途上更进一步,如同山公(西晋名臣山涛)那样担任要职。词的结尾展望未来,希望王鄂叟能保持年轻时的才情,再次在秋天的美景中畅饮欢歌,共享成功。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祝福和期望的寿词,词风典雅,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毛奇龄的词才。

收录诗词(401)

毛奇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又字于一、齐于,又号初晴、晚晴等。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 字:大可
  • 号:秋晴
  • 籍贯: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
  • 生卒年:1623—1716

相关古诗词

上西平.谭开子贻画并赋西平乐词,见讯志谢

叹年华,看不尽,短亭花。更冬残、雪后停车。

问谁相忆,寄来满幅是烟霞。

分明指有,西陵渡口人家。

沧洲近,知何处,空历遍,路途赊。

念君也、留滞西平,思时便望,望时还见暮云遮。

何年携我,向青山、麓碧湖涯。

形式: 词牌: 金人捧露盘 押[麻]韵

庆清朝慢.湖墅高会,同王丹麓、陆荩思诸公即席

候属添丝,人方系缆,还逢高会南皮。

闲堂夜来红烛,倒映金卮。

争投博箸,妓帘不挂夏侯衣。

频倾看,有葡萄酿,色似胭脂。

夙昔只愁间阔,长从纸上,汗漫寄相思。

今夕不知何夕,能预斯期。

城头紞如五鼓,傍筵耿耿玉绳低。

那堪与,曹刘沈谢,即席为词。

形式:

醉蓬莱.题赠徐涵之小蓬莱别业

是南州高士,东海名家,西河旧里。

茅屋数椽,纵亭台无几。

墙外疏桐,檐前蔹蔓,到处成阴翳。

人道蓬莱,逍遥散诞,不过如此。

堪叹年时,燕齐吴楚,汗漫天涯,倦游知止。

一任人间,似桑田海水。

家有山妻,门无杂客,架上馀书史。

安乐窝成,吾其从老,于是乡矣。

形式: 词牌: 醉蓬莱

兰陵王.别谭开子

淮南路。正值嵩阳归去。

梨花晚、寒食初过,与汝东湖最深处。夜凉倾斗醑。

听拨银筝无数。

扶红袖、酒醒回时,长是城头鼓声曙。恨一别如雨。

更南北东西,春还秋暮。许昌宫里留君住。

任作赋繁台,题诗梁苑。何期此地复相遇。

仿佛似前度。看舞。郡中署。便图遍屏山,歌残烛树。

送君还上棠溪渡。望长淮千里,依然东注。

那堪言别,况绿柳,渐飞絮。

形式: 词牌: 兰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