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群山低首避乌龙,行道惊看翠倚空。
地设中原如此险,人无斗志若为功。
九重颇觉天门近,一卒能当蜀道雄。
细酌粉泉庵下水,泠然归去御刚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险峻地形和勇猛将士的赞美之情。
“群山低首避乌龙,行道惊看翠倚空。” 这两句以强烈的动态视角展现了乌龙岭的雄伟景象。山峰仿佛低头躲避,给人一种敬畏之感,而路过时,那青翠欲滴的树木和天空交相辉映,让人惊叹不已。
“地设中原如此险,人无斗志若为功。” 这两句则转向对中原地势的描述以及人们面对这种自然险阻时的态度。诗人感慨于大自然赋予这片土地的险峻,也指出了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使没有战争的激情,人们也能从这些困难中汲取斗志和成就。
“九重颇觉天门近,一卒能当蜀道雄。” 这两句进一步强化了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诗人通过对比指出,就算是深居皇宫之内,也能感受到那遥远但却触手可及的天门。而且,仅凭一兵一卒,就足以守卫蜀道,这里的“雄”字突显了将士们的英勇和力量。
“细酌粉泉庵下水,泠然归去御刚风。” 最后两句则是一种退隐之情。诗人细细品味着庵中清澈的泉水,心境平和而又充满了自然之美。在归途中,他似乎也在用这种宁静的心态来对抗那严峻的山风。
整首诗通过对乌龙岭壮丽景观的描绘,以及对人与自然、勇士与险阻之间关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
不详
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欲)。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欲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为问西园客,秋花馀几何。
敲门容剥啄,此老正婆娑。
十月为春酒,今年得子鹅。
举杯邀月罢,击缶仰天歌。
客槎飞过小金山,画栋参差杳霭间。
隐踏鳌头归月府,侧骑龙背出尘寰。
秋生弱水烟霞冷,春至蓬壶日月閒。
遥望严陵钓鱼处,十分全似落星湾。
辋川遥展右丞图,盘谷中藏李愿居。
龙睡潭深飞客棹,凤鸣枝老结吾庐。
但令蜡屐去前齿,安用鸱夷托后车。
西望子陵三十里,烟云来往问何如。
嘉卉怀炎德,孤根幸斗临。
象蹄交绿润,佛眼瞬红深。
含笑香飘坐,素馨娇满簪。
老榕虽拥肿,六月十分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