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淮安毕义士

江淮都会楚州城,过客咸知尚义名。

晋鄙尽薰杨子德,邾人不爱鲁侯盟。

漆园千岁椿何在,蒿里三春草又生。

多少邻家需举火,至今闻讳尚吞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丘浚所作的《挽淮安毕义士》。诗中描绘了对淮安毕义士的深切缅怀之情。首句“江淮都会楚州城”,点明了地点,暗示了毕义士的英勇事迹与当地的历史地位。接着,“过客咸知尚义名”一句,表达了毕义士的高尚品德和名声远播,受到人们的敬仰。

“晋鄙尽薰杨子德,邾人不爱鲁侯盟”两句运用典故,通过历史人物的行为来象征毕义士的忠诚与牺牲精神。晋鄙之于杨子,邾人之于鲁侯,都体现了对正义的坚守,而毕义士则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这种精神。

“漆园千岁椿何在,蒿里三春草又生”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更迭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同时也表达了对毕义士英灵的怀念。漆园中的老树虽已不在,但蒿里的春草年年新生,象征着生命虽逝,但精神永存。

最后,“多少邻家需举火,至今闻讳尚吞声”两句,表达了对毕义士遗志的传承与怀念。即使是在他离世后,人们仍然需要依靠火光指引方向,这既是对他的纪念,也是对他精神的延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毕义士事迹的追忆和对其精神的颂扬,展现了诗人对英雄的崇高敬意,以及对正义与忠诚价值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72)

丘浚(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学家、史学家、经济学家和文学家,海南四大才子之一。玉峰、,琼州琼台(今属海南)人。景泰五年进士,历官经筵讲官、侍讲、侍讲学士、翰林学士、国子临祭酒、礼部侍郎、尚书、纂修《宪宗实录》总裁官、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等职。学问渊博,熟悉当代掌故,晚年右眼失明仍披览不辍,研究领域涉政治、经济、文学、医学等,著述甚丰,同海瑞合称为“海南双壁”

  • 字:仲深
  • 号:深庵
  • 籍贯:别号海山老
  • 生卒年:1418~1495

相关古诗词

送陈宗尧侍讲署南京院事

南北于今两玉堂,俨如东壁望文昌。

趋朝暂免通门籍,视事荣看绾院章。

竹汗消青春昼静,槐龙屯绿午阴凉。

软红尘土长安道,还忆联镳傍苑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题山水

山色空濛树色深,人家住傍碧溪浔。

半江月照天在水,五月风来秋满林。

遁世独输高士隐,披图因见昔贤心。

人间何处有此景,我欲因之寄越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送李立之赴南京太常

奉常自古号清卿,君去南京分外清。

案牍尽悬周典礼,官僚并列鲁诸生。

函香每月朝钟阜,访古常时到冶城。

却恨无由追骥尾,凤凰台上听箫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挽刘员外

迁客年来尽赐归,独怜君去杳无期。

春秋断狱古今少,暮夜辞金天地知。

辽鹤空闻留语在,燕乌堪叹白头迟。

百年公论今初定,欲拟招魂托楚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