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鸟二十章(其三)

有鸟有鸟如鹳雀,食蛇抱礐天姿恶。

行经水浒为毒流,羽拂酒杯为死药。

汉后忍渴天岂知,骊姬坟地君宁觉。

呜呼为有白色毛,亦得乘轩谬称鹤。

形式: 古风

翻译

有一只鸟像鹳雀一样,吃蛇抱石天生姿态凶恶。
它行经河边使水流带毒,羽毛扫过酒杯就成了致命之毒。
汉代皇后忍着渴(避开其毒)上天怎会知晓,骊姬的坟地你可曾察觉它的存在。
唉,只因它有白色的羽毛,也得以错误地被称为鹤乘车游弋。

注释

有鸟有鸟:强调有这样一种鸟。
鹳雀:一种大型涉禽,形似鹤,常在水边生活。
食蛇抱礐:形容鸟捕食蛇并栖息于石上。
天姿恶:天生的形态或习性凶恶。
行经水浒:经过河边。
毒流:使其所经之水带有毒性。
羽拂酒杯:比喻其毒性强,甚至羽毛触及酒就能致人死。
死药:致命的毒药。
汉后忍渴:典故,可能指避免饮用被鸟污染的水,即使口渴也忍耐。
天岂知:上天怎能知道这样的苦衷。
骊姬坟地:可能指恶名昭彰之地,这里比喻恶劣的环境。
君宁觉:你难道没有察觉到。
呜呼:感叹词,表示叹息。
白色毛:指鸟拥有白色的羽毛。
乘轩:乘坐华丽的车,古代指高官显贵的待遇。
谬称鹤:错误地被称作鹤,暗示外表虽相似但实质不同。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名为《有鸟二十章(其三)》。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感和笔法。

“有鸟有鸟如鹳雀,食蛇抱礐天姿恶。”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奇异、丑陋的鸟类,它们以蛇为食,形象狰狞。这里通过对鸟儿外观和习性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灵的厌恶。

“行经水浒为毒流,羽拂酒杯为死药。” 这两句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鸟类带来的不祥之感,它们经过的地方变得有毒,甚至它们的羽毛沾染到酒中也能变成致命的毒药。这里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增强了对这种恶鸟的恐惧和排斥。

“汉后忍渴天岂知,骊姬坟地君宁觉。” 这两句则是诗人借古代传说中的故事表达自己的感慨。这里提到的“汉后”可能指的是汉朝之后的某种时空,而“骊姬”则是一个神秘而不祥的存在。诗人的意思似乎是在说,即便是历史上的伟大人物,面对这恶鸟所带来的灾难也不得而知。

最后两句,“呜呼为有白色毛,亦得乘轩谬称鹤。” 则是一种反差手法,用来讽刺那些外表看似高洁实则内里庸俗的存在。这里诗人通过对比,这些自诩为纯洁高贵的“白色毛”之物,实际上也不过是恶鸟一类,只不过它们懂得伪装自己而已。

整首诗充满了强烈的情感和鲜明的对比,诗人运用生动的意象和夸张的笔法,将自己的情绪和观点传达给读者。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有鸟二十章(其四)

有鸟有鸟名为鸠,毛衣软毳心性柔。

鹘缘暖足怜不吃,鹞为同科曾共游。

飞飞渐上高高阁,百鸟不猜称好逑。

佳人许伴鹓雏食,望尔化为张氏钩。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有鸟二十章(其五)

有鸟有鸟名野鸡,天姿耿介行步齐。

主人偏养怜整顿,玉粟充肠瑶树栖。

池塘潜狎不鸣雁,津梁暗引无用鹈。

秋鹰迸逐霜鹘远,鵩鸟护巢当昼啼。

主人频问遣妖术,力尽计穷音响悽。

当时何不早量分,莫遣辉光深照泥。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有鸟二十章(其六)

有鸟有鸟群翠碧,毛羽短长心并窄。

皆曾偷食渌池鱼,前去后来更逼迫。

食鱼满腹各自飞,池上见人长似客。

飞飞竞占嘉树林,百鸟不争缘凤惜。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有鸟二十章(其七)

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

去地渐高人眼乱,世人为尔羽毛全。

风吹绳断童子走,馀势尚存犹在天。

愁尔一朝还到地,落在深泥谁复怜。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