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鸟二十章(其六)

有鸟有鸟群翠碧,毛羽短长心并窄。

皆曾偷食渌池鱼,前去后来更逼迫。

食鱼满腹各自飞,池上见人长似客。

飞飞竞占嘉树林,百鸟不争缘凤惜。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翻译

一群群绿羽小鸟儿真不少,长短不一的羽毛心里却同样紧张。
它们都曾偷偷捕食过池塘里的鱼,一个接一个来往紧迫。
鱼吃饱和腹后各自飞散,见到人时总像客人一样在池塘上方逗留。
它们争相栖息在那片美好的树林里,众多鸟儿不相争只因尊重凤凰般的存在。

注释

有鸟有鸟:形容鸟儿众多。
群翠碧:指一群绿色羽毛鲜艳的鸟儿。
毛羽短长:鸟儿们的羽毛有长有短。
心并窄:心中同样感到紧张或害怕。
皆曾:都曾经。
偷食:偷偷地吃。
渌池鱼:清澈池塘中的鱼。
前去后来:前面的刚走后面的就跟上,形容连续不断。
更逼迫:更加紧迫地追赶。
食鱼满腹:吃饱了鱼的肚子。
各自飞:各自飞走。
池上:池塘上方。
长似客:长久停留仿佛是客人。
飞飞竞占:纷纷竞争占据。
嘉树林:美好的树林。
百鸟不争:所有的鸟儿都不争斗。
缘凤惜:因为顾及像凤凰一样尊贵的存在而不去争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对鸟儿们行为的细致观察,展现了作者独特的情感和哲理。开篇即以“有鸟有鸟群翠碧”抓住读者眼球,将目光引向那翠绿如玉、色彩斑斓的鸟群。紧接着,“毛羽短长心并窄”一句,既形容了鸟儿们形态各异,又透露出一种细腻的情感,似乎在暗示生命体之间的差别与竞争。

“皆曾偷食渌池鱼,前去后来更逼迫”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些生灵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挣食行为。这里的“逼迫”,不仅是对鸟儿们捕食本能的刻画,也可解作生命之间在资源争夺中所表现出的紧迫感。

“食鱼满腹各自飞,池上见人长似客”则转换了视角,从鸟儿的行为转向人类。这里的人物形象,被描绘为远离、观望的存在,似乎是在反思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

最后,“飞飞竞占嘉树林,百鸟不争缘凤惜”一句,以“竞占”二字表达了鸟儿们对美好环境的渴望和追求,同时又通过“不争缘凤惜”,表现出一种平和、宁静的情境。这里的“凤”,常作为高贵、珍稀之物的象征,可能在暗示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生物间和谐相处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生态的观察,还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传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有鸟二十章(其七)

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

去地渐高人眼乱,世人为尔羽毛全。

风吹绳断童子走,馀势尚存犹在天。

愁尔一朝还到地,落在深泥谁复怜。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有鸟二十章(其八)

有鸟有鸟名啄木,木中求食常不足。

偏啄邓林求一虫,虫孔未穿长觜秃。

木皮已穴虫在心,虫蚀木心根柢覆。

可怜树上百鸟儿,有时飞向新林宿。

形式: 古风

有鸟二十章(其九)

有鸟有鸟众蝙蝠,长伴佳人占华屋。

妖鼠多年羽翮生,不辨雌雄无本族。

穿墉伺隙善潜身,昼伏宵飞恶明烛。

大厦虽存柱石倾,暗齧栋梁成蠹木。

形式: 古风

有鸟二十章(其十)

有鸟有鸟名为鸮,深藏孔穴难动摇。

鹰鹯绕树探不得,随珠弹尽声转娇。

主人烦惑罢擒取,许占神林为物妖。

当时幸有燎原火,何不鼓风连夜烧。

形式: 古风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