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贼平临洞庭言怀作

修蛇横洞庭,吞象临江岛。

积骨成巴陵,遗言闻楚老。

水穷三苗国,地窄三湘道。

岁晏天峥嵘,时危人枯槁。

思归阴丧乱,去国伤怀抱。

郢路方丘墟,章华亦倾倒。

风悲猿啸苦,木落鸿飞早。

日隐西赤沙,月明东城草。

关河望已绝,氛雾行当扫。

长叫天可闻,吾将问苍昊。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翻译

巨蛇横陈在洞庭湖畔,在江岛边将大象一口吞掉。
吐出象骨堆成巴陵,告诉我这个传说的是楚国的遗老。
三苗国在水的尽头、三湘道旁水多土少。
岁月峥嵘又到了年末,困境中的人显得多么苍老。
战乱不已我思归不得,远离放土悠伤满怀抱。
郢都已成了废墟,章华台早就倾倒。
悲风中猿啼多么哀苦,叶落雁飞秋来得太早。
夕阳隐没在赤沙湖,明月映照着东城草。
望断关山河川,妖雾该被清扫。
我仰天长啸,老天你可知道?老天啊我在问你,你可知道?

注释

修蛇:长蛇、大蛇。
巴陵:山名。
三苗:我国古代部族名。
即今湖南、江西一带。
三湘:今湖南湘江流域。
郢路:今湖北江陵一带。
章华:章华台,春秋时楚国离宫名。
故址在今湖北监利县西北。
华容,即今监利。
赤沙:赤沙湖,在湖南华容县南。
关河:关山河川。
氛雾:雾气。
诗中比喻乱贼。
苍昊:苍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战乱后的荒凉景象和诗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开篇“修蛇横洞庭,吞象临江岛”以奇特的自然现象来映射战乱的残酷与混乱。接下来的“积骨成巴陵,遗言闻楚老”则透露出战争带来的死亡和哀伤,以及历史的沉重感。

“水穷三苗国,地窄三湘道”展现了古代南方民族的困顿与边远的地理环境。紧接着,“岁晏天峥嵘,时危人枯槁”反映了时代的动荡不安和个人命运的艰辛。

诗中“思归阻丧乱,去国伤怀抱”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深切思念与对乱世离别之痛。随后,“郢路方丘墟,章华亦倾倒”则描绘了一种战争废墟的景象,反映出历史的沧桑变化。

“风悲猿啸苦,木落鸿飞早”通过自然界的动静来烘托诗人的哀伤情怀。接着,“日隐西赤沙,月明东城草”则是对时间流逝和空间距离的一种描写,强化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与远行难返的感慨。

“关河望已绝,氛雾行当扫”表达了一种隔绝和迷茫,可能象征着内心世界的孤独与无边。最后,“长叫天可闻,吾将问苍昊”则是诗人对命运和天道的一种质疑与呼喊,体现了诗人在乱世中的不屈和抗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一位游子对于家国的深切眷恋,以及面对动荡年代时的心路历程。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草书歌行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

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

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

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形式: 古风

草创大还赠柳官迪

天地为橐籥,周流行太易。

造化合元符,交媾腾精魄。

自然成妙用,孰知其指的。

罗络四季间,绵微无一隙。

日月更出没,双光岂云只。

姹女乘河车,黄金充辕轭。

执枢相管辖,摧伏伤羽翮。

朱鸟张炎威,白虎守本宅。

相煎成苦老,消铄凝津液。

髣髴明窗尘,死灰同至寂。

捣冶入赤色,十二周律历。

赫然称大还,与道本无隔。

白日可抚弄,清都在咫尺。

北酆落死名,南斗上生籍。

抑予是何者,身在方士格。

才术信纵横,世途自轻掷。

吾求仙弃俗,君晓损胜益。

不向金阙游,思为玉皇客。

鸾车速风电,龙骑无鞭策。

一举上九天,相携同所适。

形式: 古风

览镜书怀

得道无古今,失道还衰老。

自笑镜中人,白发如霜草。

扪心空叹息,问影何枯槁。

桃李竟何言,终成南山皓。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送于十八应四子举落第还嵩山

吾祖吹橐籥,天人信森罗。

归根复太素,群动熙元和。

炎炎四真人,摛辩若涛波。

交流无时寂,杨墨日成科。

夫子闻洛诵,誇才才固多。

为金好踊跃,久客方蹉跎。

道可束卖之,五宝溢山河。

劝君还嵩丘,开酌盼庭柯。

三花如未落,乘兴一来过。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