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宗皇帝挽歌词三首(其一)

道启轩皇圣,威扬夏禹功。

讴歌亭育外,文武盛明中。

日月光连璧,烟尘屏大风。

为人祈福处,台树与天通。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翻译

开启神圣的道路,弘扬夏禹的功绩。
赞歌环绕在亭台之外,文治武功显赫于中央。
日月光辉如同璧玉相连,尘世安宁如屏挡大风。
这里是人们祈求福祉的地方,台树直通天际。

注释

道:道路。
启:开启。
轩皇:神圣。
圣:圣洁。
威:威严。
扬:弘扬。
夏禹:古代贤君。
功:功绩。
讴歌:赞美歌颂。
亭育:亭台周围的环境。
文武:文治武功。
盛明:繁荣昌盛。
日月:太阳和月亮。
光连璧:光辉如同璧玉相接。
烟尘:尘世的纷扰。
屏:阻挡。
大风:狂风。
为人:为了人们。
祈福:祈求福祉。
处:地方。
台树:高台上的树木。
天通:直通天空。

鉴赏

这是一首颂扬皇帝功绩和祈求福泽的诗句。开篇“道启轩皇圣,威扬夏禹功”表明了对皇帝崇高德行和伟大功业的歌颂,其中“启轩”指的是皇帝的车驾,“夏禹”则是远古圣王,意在将皇帝比作古代圣君。紧接着“讴歌亭育外,文武盛明中”显示了对皇帝德政和文化武功的赞美,通过音乐和歌颂来传达这种尊崇之情。

“日月光连璧,烟尘屏大风”这一句,则描绘了一幅祥瑞景象,天气清朗,阳光明媚,似乎预示着国泰民安的良好兆头。最后,“为人祈福处,台树与天通”表达了诗人希望在皇帝的庇护下,人们能够得到幸福和平安,这里的“台树”象征着高耸入云的宫殿或祭坛,与天相连,寓意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皇权的颂扬和祥瑞景象的描绘,以及祈福之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强大统治者及其时代的美好愿望。

收录诗词(196)

武元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政治家,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 字:伯苍
  • 籍贯: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
  • 生卒年:758―815

相关古诗词

德宗皇帝挽歌词三首(其二)

圣历囗勤政,瑶图庆运长。

寿宫开此地,仙驾缈何乡。

风断清笳调,云愁绿旆扬。

上升知不恨,弘济任城王。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德宗皇帝挽歌词三首(其三)

尝闻阊阖前,星拱北辰箓。

今来大明祖,辇驾桥山曲。

松柏韵幽音,鱼龙焰寒烛。

岁岁秋风辞,兆人歌不足。

形式: 古风 押[沃]韵

摩诃池宴

摩诃池上春光早,爱水看花日日来。

秾李雪开歌扇掩,绿杨风动舞腰回。

芜台事往空留恨,金谷时危悟惜才。

昼短欲将清夜继,西园自有月裴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中秋夜听歌联句

此夕来奔月,何时去上天。

云鬟方自照,玉腕更呈鲜。

燕婉人间意,飘飖物外缘。

诗裁明月扇,歌索想夫怜。

暗染荀香久,长随楚梦偏。

会当来彩凤,髣髴逐神仙。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