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宗皇帝挽歌词三首(其三)

尝闻阊阖前,星拱北辰箓。

今来大明祖,辇驾桥山曲。

松柏韵幽音,鱼龙焰寒烛。

岁岁秋风辞,兆人歌不足。

形式: 古风 押[沃]韵

翻译

曾经听说在阊阖宫门前,星辰环绕着北斗星的光辉。
如今来到大明祖先的圣地,皇帝的车驾行经桥山曲折的小路。
松柏发出深沉的乐音,鱼龙形状的火焰照亮寒冷的蜡烛。
每年的秋风季节,人们歌唱不尽,祈愿无尽。

注释

阊阖:古代宫殿的名称,象征天帝之门。
北辰箓:指北斗七星,古人认为它们是天帝的象征。
大明祖:指开国或重要的祖先,如黄帝或始皇帝。
辇驾:皇帝的车驾,代指皇帝本人。
桥山:古代中国的陵寝之地,如黄帝陵。
松柏:常用于象征长寿和尊贵。
鱼龙:神话中的生物,此处可能指装饰或仪式上的形象。
兆人:众多的人,形容群众。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深远意境和丰富想象的古诗。开篇“尝闻阊阖前,星拱北辰箓”两句,运用了神话典故中的仙界之门——阊阖与北极星的形象,创造出一幅超凡脱俗的画面,其中“尝闻”表明诗人对这些传说有所耳闻,“星拱北辰箓”则将自然景观与神秘力量相结合,彰显了诗人对于高远境界的向往。

接下来的“今来大明祖,辇驾桥山曲”两句,景象转换至现实世界,描述了一场盛大的仪式或旅行,其中“今来大明祖”可能指代某个重要人物的到来,“辇驾桥山曲”则描绘出一幅车队行进于崎岖山路之中的生动图景。

诗歌的中段“松柏韵幽音,鱼龙焰寒烛”四字,通过对比鲜明的事物——坚韧的松柏与神秘的鱼龙,以及它们所象征的声音和光影,营造出一种超自然而又庄严肃穆的氛围。

最后,“岁岁秋风辞,兆人歌不足”两句,则转向了对时间流逝和人类渺小的感慨。“岁岁秋风”勾勒出了季节更迭与时光消逝的主题,而“兆人歌不足”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界的巨大力量,个人感情和表达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精心构筑的意境以及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对于宇宙、时间与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96)

武元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政治家,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 字:伯苍
  • 籍贯: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
  • 生卒年:758―815

相关古诗词

摩诃池宴

摩诃池上春光早,爱水看花日日来。

秾李雪开歌扇掩,绿杨风动舞腰回。

芜台事往空留恨,金谷时危悟惜才。

昼短欲将清夜继,西园自有月裴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中秋夜听歌联句

此夕来奔月,何时去上天。

云鬟方自照,玉腕更呈鲜。

燕婉人间意,飘飖物外缘。

诗裁明月扇,歌索想夫怜。

暗染荀香久,长随楚梦偏。

会当来彩凤,髣髴逐神仙。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长安秋夜怀陈京昆季

钟鼓九衢绝,出门千里同。

远情高枕夜,秋思北窗空。

静见烟凝烛,闲听叶坠桐。

玉壶思洞彻,琼树忆葱笼。

萤影疏帘外,鸿声暗雨中。

羁愁难会面,懒慢责微躬。

甲乙科攀桂,图书阁践蓬。

一瓢非可乐,六翮未因风。

寥落悲秋尽,蹉跎惜岁穷。

明朝不相见,流泪菊花丛。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冬日汉江南行将赴夏口途次江陵界寄裴尚书

五部拥双旌,南依墨客卿。

关山迥梁甸,波浪接湓城。

烟景迷时候,云帆渺去程。

蛤珠冯月吐,芦雁触罗惊。

浦树凝寒晦,江天湛镜清。

赏心随处惬,壮志逐年轻。

舟楫不可驻,提封如任情。

向方曾指路,射策许言兵。

兰渚歇芳意,菱歌非应声。

元戎武昌守,羊祜幸连营。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