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听歌联句

此夕来奔月,何时去上天。

云鬟方自照,玉腕更呈鲜。

燕婉人间意,飘飖物外缘。

诗裁明月扇,歌索想夫怜。

暗染荀香久,长随楚梦偏。

会当来彩凤,髣髴逐神仙。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翻译

今夜我奔向月亮,何时能飞升天际。
乌云般的秀发映照自己,洁白的手腕更加娇艳。
人间美好的情感如燕婉,我飘荡在超脱尘世的边缘。
我以明月为扇裁剪诗歌,歌声中寄托对爱人的思念。
长久以来,我的心被荀香暗暗浸染,总是与楚地的梦境相伴。
终有一天,我会如同彩凤般飞升,仿佛追逐着仙人一般。

注释

奔月:比喻追求理想或爱人。
何时:疑问词,表示不确定的时间。
云鬟:女子的乌黑秀发。
玉腕:形容洁白的手腕。
燕婉:形容美好、和谐。
飘飖:飘忽不定,超脱尘世。
荀香:香气,可能指女子的体香。
楚梦:泛指美好的梦境,可能源自楚地文化。
彩凤:象征吉祥和高雅。
髣髴:仿佛,好像。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个月夜听歌的场景,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超脱尘世的憧憬。"此夕来奔月,何时去上天"表达了诗人对于月亮的追随和对天堂之旅的渴望。"云鬟方自照,玉腕更呈鲜"则描写了歌者的美丽形象,云鬓如同飘逸的云朵,玉腕显得格外清新。

"燕婉人间意,飘飖物外缘"中,诗人借燕子的轻巧来比喻歌声的细腻与超然,同时也暗示了对人间美好的追求和超越世俗羁绊的情怀。"诗裁明月扇,歌索想夫怜"则进一步强调了文学和音乐的艺术魅力,以及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情。

"暗染荀香久,长随楚梦偏"显示出诗人对于古代美好事物的怀念,尤其是那些流传已久的文化遗产,如同被香气浸润过的物品一般。最后,"会当来彩凤,髣髴逐神仙"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和追求,希望能像神话中的彩凤一样飞升到仙境,与神仙为伍。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辽阔,是一篇融合了个人情感与超然物外之想的佳作。

收录诗词(196)

武元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政治家,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 字:伯苍
  • 籍贯: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
  • 生卒年:758―815

相关古诗词

长安秋夜怀陈京昆季

钟鼓九衢绝,出门千里同。

远情高枕夜,秋思北窗空。

静见烟凝烛,闲听叶坠桐。

玉壶思洞彻,琼树忆葱笼。

萤影疏帘外,鸿声暗雨中。

羁愁难会面,懒慢责微躬。

甲乙科攀桂,图书阁践蓬。

一瓢非可乐,六翮未因风。

寥落悲秋尽,蹉跎惜岁穷。

明朝不相见,流泪菊花丛。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冬日汉江南行将赴夏口途次江陵界寄裴尚书

五部拥双旌,南依墨客卿。

关山迥梁甸,波浪接湓城。

烟景迷时候,云帆渺去程。

蛤珠冯月吐,芦雁触罗惊。

浦树凝寒晦,江天湛镜清。

赏心随处惬,壮志逐年轻。

舟楫不可驻,提封如任情。

向方曾指路,射策许言兵。

兰渚歇芳意,菱歌非应声。

元戎武昌守,羊祜幸连营。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归燕

春色遍芳菲,闲檐双燕归。

还同旧侣至,来绕故巢飞。

敢望烟霄达,多惭羽翮微。

衔泥傍金砌,拾蕊到荆扉。

云海经时别,雕梁长日依。

主人能一顾,转盼自光辉。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甲午岁相国李公有北园寄赠之作吟玩历时屡促酬答机务不暇未及报章今古遽分电波增感留墓剑而心许感邻笛而意伤寓哀冥寞以广遗韵云

机事劳西掖,幽怀寄北园。

鹤巢深更静,蝉噪断犹喧。

仙酝百花馥,艳歌双袖翻。

碧云诗变雅,皇泽叶流根。

未报雕龙赠,俄伤泪剑痕。

佳城关白日,哀挽向青门。

礼命公台重,烟霜陇树繁。

天高不可问,空使辅星昏。

形式: 排律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