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人见和前篇二首(其一)

已分酒杯欺浅懦,敢将诗律斗深严。

渔蓑句好应须画,柳絮才高不道盐。

败履尚存东郭足,飞花又舞谪仙檐。

书生事业真堪笑,忍冻孤吟笔退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翻译

已经分好了酒杯,嘲笑那些胆小的人,竟敢挑战严谨的诗歌规则。
如果诗句优美,应该被画出来,像渔夫的蓑衣一样;才华横溢却不提平凡之事。
破旧的鞋子仍有东郭先生的脚印,飘落的花瓣又在谪仙的屋檐下起舞。
书生的追求实在可笑,忍受寒冷独自吟诗,笔尖都因冷而略显钝化。

注释

分:分配。
酒杯:饮酒的器具。
欺:嘲笑。
浅懦:胆小的人。
句好:诗句优美。
画:描绘。
柳絮才高:比喻人的才华出众。
盐:比喻平凡的事物。
败履:破旧的鞋子。
东郭足:东郭先生的脚印,比喻留下痕迹。
谪仙:指李白这样的被贬谪的诗人。
书生:读书人。
事业:追求。
忍冻:忍受寒冷。
孤吟:独自吟诗。
笔退尖:笔尖因冷而略显钝化。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属于豪放派诗风。首句“已分酒杯欺浅懦”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宴饮欢聚之情,也反映出一种不拘小节的生活态度。“敢将诗律斗深严”则显示出诗人在文学上追求创新,敢于挑战传统诗律的勇气和决心。

“渔蓑句好应须画”一句中,“渔蓑”指的是渔家之美,比喻诗人的词藻华丽;“句好应须画”则是说这些佳句应当被描绘成图,以此来赞美其艺术价值。接下来的“柳絮才高不道盐”一句,通过将柳絮(柳絮即柳絮词人指的是诗人的笔力)比作盐,表达了对诗人才华的高度评价。

中间两句“败履尚存东郭足,飞花又舞谪仙檐”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生活状态。“败履”指的是破旧的鞋子,“东郭足”则是比喻诗人脚踏大地,与自然接触;“飞花又舞谪仙檐”则形象地描述了春天景色,诗人似乎在与自然界对话。

最后两句“书生事业真堪笑,忍冻孤吟笔退尖”表达了诗人对于书生的学问和事业的嘲讽,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诗中多处使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使整首诗充满了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苏轼特有的文学才华。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谢人见和前篇二首(其二)

九陌凄风战齿牙,银杯逐马带随车。

也知不作坚牢玉,无奈能开顷刻花。

得酒强欢愁底事,闭门高卧定谁家。

台前日暖君须爱,冰下寒鱼渐可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除夜病中赠段屯田

龙钟三十九,劳生已强半。

岁暮日斜时,还为昔人叹。

今年一线在,那复堪把玩。

欲起强持酒,故交云雨散。

惟有病相寻,空斋为老伴。

萧条灯火冷,寒夜何时旦。

倦仆触屏风,饥鼯嗅空案。

数朝闭阁卧,霜发秋蓬乱。

传闻使者来,策杖就梳盥。

书来苦安慰,不怪造请缓。

大夫忠烈后,高义金石贯。

要当击权豪,未肯觑衰懦。

此生何所似,暗尽灰中炭。

归田计已决,此邦聊假馆。

三径粗成资,一枝有馀暖。

愿君更信宿,庶奉一笑粲。

形式: 古风

乔太博见和复次韵答之

百年三万日,老病常居半。

其间互忧乐,歌笑杂悲叹。

颠倒不自知,直为神所玩。

须臾便堪笑,万事风雨散。

自从识此理,久谢少年伴。

逝将游无何,岂暇读城旦。

非才更多病,二事可并案。

愧烦贤使者,弭节整纷乱。

乔侯瑚琏质,清庙尝荐盥。

奋髯百吏走,坐变齐俗缓。

未遭甘鹢退,并进耻鱼贯。

每闻议论馀,凛凛激贪懦。

莫邪当自跃,岂复烦炉炭。

便应朝秣越,未暮刷燕馆。

胡为守故丘,眷恋桑榆暖。

为君叩牛角,一咏南山粲。

形式: 古风

二公再和亦再答之

寒鸡知将晨,饥鹤知夜半。

亦如老病客,遇节尝感叹。

光阴等敲石,过眼不容玩。

亲友如抟沙,放手还复散。

羁孤每自笑,寂寞谁肯伴。

元达号神君,高论森月旦。

纪明本贤将,汨没事堆案。

欣然肯相顾,夜阁灯火乱。

盘空愧不饱,酒薄仅堪盥。

雍容许著帽,不怪安石缓。

虽无窈窕人,清唱弄珠贯。

幸有纵横舌,说剑起慵懦。

二豪沉下位,暗火埋湿炭。

岂似草玄人,默默老儒馆。

行看富贵逼,炙手借馀暖。

应念苦思归,登楼赋王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