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百咏(其二)江梅

有客孤山吊鹤归,半肩行李插疏枝。

街头儿女不解事,刚道卖花人未回。

形式: 七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市井生活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日常景象的独特观察与感悟。

首句“有客孤山吊鹤归”,以“孤山”点明地点,暗示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鹤,常被视为高洁、脱俗的象征,此处“吊鹤归”不仅描绘了鹤的归来,也暗含了诗人对过往或理想状态的怀念与追忆。这一句通过“客”的视角,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故事感的场景之中。

次句“半肩行李插疏枝”,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层次感。行人的肩上,半载着行李,行走于稀疏的树枝间,既表现了人物的劳碌与奔波,也暗示了季节的变化或是旅途的遥远。这一细节的描写,使得整个场景更加鲜活,仿佛能让读者感受到行人的疲惫与坚持。

第三句“街头儿女不解事”,则以旁观者的视角,揭示了市井生活的另一面。这里的“儿女”可能指的是孩童或是年轻人,他们或许对周围的世界有着自己的理解与感受,但在这首诗中,他们似乎对行人的归来、对街头的繁忙景象缺乏深刻的理解或共鸣。这种对比,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引发了读者对于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与理解的思考。

最后一句“刚道卖花人未回”,以简洁的语言收尾,却意味深长。这句话看似是对街头卖花人未归的直接描述,实际上蕴含了对日常生活琐碎细节的关注与感慨。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这样的场景或许早已被忽视,但在诗人眼中,它却是构成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这句诗,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对过去简单生活状态的怀念,以及对当下复杂社会现象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市井生活独特而深刻的洞察,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更是一首富含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132)

冯子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散曲名家,1253-1348,自号瀛洲洲客、,湖南攸县人。自幼勤奋好学。时年47岁,人谓“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学,先召为集贤院学士、待制,继任承事郎,连任保宁(今四川境内)、彰德(今河南安阳)节度使。晚年归乡著述。世称其“博洽经史,于书无所不记”,且文思敏捷。下笔不能自休。一生著述颇丰,传世有《居庸赋》、《十八公赋》、《华清古乐府》、《海粟诗集》等书文,以散曲最著

  • 字:海粟
  • 籍贯:怪怪道
  • 生卒年:1298

相关古诗词

梅花百咏(其三)杖头梅

短筇挑酒过西湖,折得冰梢傍玉壶。

日暮醉归山路险,风流直待倩人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梅花百咏(其四)隔帘梅

玉堂咫尺有神仙,翠箔笼春信不传。

日暮相思云树杳,一泓秋水月娟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梅花百咏(其五)照镜梅

妆阁开奁对晓寒,菱菱影里雪团团。

素鸾舞罢却飞去,留得芳容正面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梅花百咏(其六)未开梅

重重椒萼护轻寒,不放春心一点閒。

可是花房芳信晚,故应缄密待春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