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晓笛别乡泪,秋冰鸣马蹄。
一身虏云外,万里胡天西。
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
故山在何处,昨日梦清溪。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将士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开篇"晓笛别乡泪,秋冰鸣马蹄"两句,通过早晨的笛声和秋天冰冷的大地下的马蹄声,传达出离别之苦和军旅生活的艰辛。"一身虏云外,万里胡天西"则形象地表达了远征边塞,将士与家园相隔遥远,心中怀念故土之情。
"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两句,展示了将士们长期的战争生活和对战斗的无尽期待,通过不断的军事行动和战鼓声响,强调了边塞生活的紧张与危险。最后两句"故山在何处,昨日梦清溪"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怀念,即便是在梦中,也渴望回到那清幽的溪流之旁。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梦境,表现了边塞将士对于和平家园生活的无限向往,以及战争带来的孤独与苦楚。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唐代边塞诗中颇具代表性的作品。
不详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腊月江上煖,南桥新柳枝。
春风触处到,忆得故园时。
终日不如意,出门何所之。
从人觅颜色,自笑弱男儿。
官舍临江口,滩声人惯闻。
水烟晴吐月,山火夜烧云。
且欲寻方士,无心恋使君。
异乡何可住,况复久离群。
万里来又去,三湘东复西。
别多人换鬓,行远马穿蹄。
山驿秋云冷,江帆暮雨低。
怜君不解说,相忆在书题。
子夜雪华馀,卿家月影初。
酒香薰枕席,炉气煖轩除。
晚岁宦情薄,行军欢宴疏。
相逢剩取醉,身外尽空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