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朱经略韵

归来南橐旧萧萧,但有新诗照佩瑶。

岘首溪山归点染,湘天风月困吟嘲。

轻裘诗帅风流在,岳牧词臣意气饶。

见说玉堂须翰手,公当归侍紫宸朝。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回到南方的行囊已空荡,只有新诗照亮我的佩瑶。
岘首的山水被我描绘,湘天的风月困扰着我的诗篇。
轻裘儒雅的诗人风采依旧,地方官员与词臣意气昂扬。
听说玉堂需要才子执笔,您应当回归朝廷紫宸殿任职。

注释

归来:返回。
南橐:南方的行囊。
萧萧:形容空荡或冷清。
新诗:新的诗歌。
佩瑶:比喻珍贵的诗文。
岘首:地名,岘山之首。
溪山:山水风景。
归点染:描绘或点缀。
湘天:湖南的天空。
风月:自然景色,也指诗情画意。
吟嘲:吟咏和嘲笑,此处指诗作的挑战。
轻裘:轻便的皮衣,象征文人雅士。
诗帅:诗坛领袖。
岳牧:地方长官。
词臣:擅长诗词的官员。
意气饶:意气风发,充满活力。
玉堂:古代宫殿的美称,常指朝廷。
须翰手:需要有才华的笔墨之人。
公:对对方的尊称。
归侍:回归侍奉。
紫宸朝:紫宸殿,皇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程珌的作品,以朱经略的韵脚为依据。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或敬仰者的赞赏与期待。首句“归来南橐旧萧萧”描绘了友人归来的场景,行李简朴而风度翩翩。次句“但有新诗照佩瑶”赞美了友人的才华横溢,其诗歌如同美玉般照亮了生活。

“岘首溪山归点染”借岘山的美景,象征友人对山水风月的热爱和才情的挥洒。“湘天风月困吟嘲”进一步强调了友人在湘江边吟咏诗歌的情景,风月为伴,诗兴盎然。

“轻裘诗帅风流在”将友人比作风流倜傥的诗坛领袖,他的风采犹在。“岳牧词臣意气饶”则赞美了他的文采和豪情,无论是地方官员还是朝廷词臣,都充满了昂扬的意气。

最后两句“见说玉堂须翰手,公当归侍紫宸朝”表达了对友人回归朝廷,成为翰林学士的期许,认为他应当回到皇帝身边,为朝廷贡献才智。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赞美诗人的文学才华和高尚品格为主,寄寓了对友人仕途发展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170)

程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用柏梁体题式敬斋

惟古知哲粲青编,胡为典狱难其贤。

皋陶苏公相后先,舍是未见书联翩。

果哉知仁人难全,未得其情智欲研。

既悉其罪乃宽旃,吾心钧石何所偏。

服而舍之天则然,画冠不犯何由缘。

教明化洽上所宣,上失其道民乃愆。

又复淫刑如蔓延,立法初意浸天渊。

苗民作威天弃捐,圣神应运符握乾。

春风甘雨遍八埏,内外建官相综絟。

州复设掾职其专,此盖椎轮当益虔。

县令狱掾非充员,渠用资格宜加铨。

邢君天资静不儇,且尝一饮诗书泉。

大府狱市来阗阗,严明之长日趋前。

莫难此时周折还,三年一心上通天。

荻苗水长问归船,而君胡为华此扁。

吾非空扁乃心传,上溯苏公岁二千,下视方来漫无边。

吾乃?然立中焉,来者式之不计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伐千秋巨木竟梁梅堂

二木盘根三千秋,万斧过之无敢视。

今辰有梓号国工,朋曹十数来睥睨。

为言此木难斤斧,上有蟠龙下伏虎。

莫教惊动万年枝,掣电轰雷三日雨。

直须作法起南风,号召百神同力扈。

昂昂头角向梅堂,五六镇星来作辅。

坐令国势巩萝图,万岁千秋奉明主。

形式: 古风

光宗皇帝挽诗

厌听人间乐,催成海上丹。

云车分白象,天仗下红鸾。

梧野朝烟淡,咸阳莫日寒。

龙舟宵济处,清血涨红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白日黄流涨渭城,三更风紧尽成冰。

莫言此物浑无用,曾向滹沱渡汉兵。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