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

最能牵病眼,天际一山横。

尽日是秋色,无人知地名。

暗时云自合,缺处路应平。

才子沾衣泪,千秋共此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体验。首句“最能牵病眼,天际一山横”中,“病眼”指的是疲惫或是伤感的眼睛,而那远处横亘的山峦,仿佛能够勾起诗人内心的忧郁与思索。

接下来的“尽日是秋色, 无人知地名”则更深化了这种情绪。这里的“秋色”不仅指自然界秋天特有的景象,也暗示了一种萧瑟、凄凉的情怀。而那无名的远方之地,则显得神秘而又孤寂,似乎只有诗人一人知晓。

第三句“暗时云自合,缺处路应平”中,“暗时”可能指的是夜幕降临或是心境的昏黯,而“云自合”则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至于“缺处路应平”,则可以理解为不完美之处恰好被大自然的力量所弥补,道路也因此变得平坦。

最后,“才子沾衣泪,千秋共此情”中,“沾衣泪”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愁。而“千秋共此情”则是诗人希望这种深沉的情感能够穿越时光,与后世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山川、云路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同时也流露出诗人独特的个性与情感。

收录诗词(338)

李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雕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字:泰伯
  • 号:盱江先生
  •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 生卒年:1009—1059

相关古诗词

閒夜

披衣坐小亭,夜气拂人清。

月暗先成晕,虫吟不识名。

举杯期混沌,开卷赏茎英。

此兴知谁会,松风鹤睡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閒居

无物可劳情,空郊日闭扃。

雨吟春破碎,贫饮客凋零。

世事重江险,才名一梦醒。

同心秪松柏,见我尚青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嗟尔羽虫类,昂然冠距粗。

徒为识昏晓,犹未免庖厨。

年少苦令斗,主人频见呼。

宁思避弋者,天外去鸿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龟峰精舍

去县二十里,路平时正春。

四山唯有石,一寺更无尘。

融结疑天意,经营忆古人。

但知安乐处,何必是金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