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为怯赪云挟暑飞。嫩凉故故著征衣。
江风吹雨过楼西。
未必男儿生不遇,时来咳唾是珠玑。
功名终岂壮心迟。
这首词作是宋代诗人李好古的《浣溪沙》,体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环境中的感慨与人生哲理。开篇“为怯赪云挟暑飞”描绘了一幅夏日午后的景象,天空中飘浮着薄薄的云朵,似乎在阻挡烈日的炙烤。这一幕转瞬即逝,如同人生中的许多时光。
接下来的“嫩凉故故著征衣”表达了诗人对于舒适气候的留恋。夏日渐去,秋风初起,人们开始穿上薄衣以应对微冷的天气。这不仅是季节更迭的写照,也寄寓着诗人对于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情感。
“江风吹雨过楼西”则描绘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景象。这里的“楼西”可能是指一处高耸的建筑,诗人站在这样的地方,看着江风携带的细雨缓缓飘落,这份孤寂与淡远正好映照出内心的情感。
随后的“未必男儿生不遇,时来咳唾是珠玑”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即使生活中充满挑战和困难,但只要把握住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会,就能将其变为宝贵的经验或智慧。
最后,“功名终岂壮心迟”则是对人生抱负与追求的一种反思。诗人提醒自己,尽管年龄在增长,但对于功业和名声的渴望不应因为年华的流逝而有所减退。这里透露出一种不甘平庸、仍愿追梦的坚定意志。
总体来说,这首《浣溪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人生态度以及个人抱负等深层次的情感与思考,是一篇充满哲理又不失意境美好的词作。
不详
南宋词人。生平不详。自署乡贡免解进士。清吟阁本《阳春白雪》载:“好古字仲敏,原籍下郢(今陕西渭南县东北),可备一说。”根据他写于扬州的两首《八声甘州》、两首《江城子》里的自述推断,他大约活动于南宋中后期。少年有大志,但无法获得报国的机会,大约30岁时尚未求到功名,于是乘船千里,到扬州一带游览。又据其《酹江月》:“四十男儿当富贵,谁念漂零南北”,可知他中年以后仍然不得意,到处流浪
瓜州渡口。恰恰城如斗。乱絮飞钱迎马首。也学玉关榆柳。
面前直控金山。极知形胜东南。更愿诸公著意,休教忘了中原。
清淮北去。千里扬州路。过却瓜州杨柳树。
烟水重重无数。柁楼才转前湾。云山万点江南。
点点尽堪肠断,行人休望长安。
东风一夜都吹损。昼长春殢佳人困。满地委香钿。
人情谁肯怜。诗人犹爱惜。故故频收拾。
云彩缕丝丝。娇娆忆旧时。
纳红销翠春风里。精神一撮金莲底。不是睡杨妃。
绿珠娇小儿。一般娇绝处。半带疏疏雨。
不解吐繁香。却教人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