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偈(其一一○)

空中自见清凉月,一光普照婆娑彻。

此光湛然无去来,不增不减无生灭。

尔是妙德现真身,刹那不起恒沙劫。

无边无尽如虚空,虚空无边不可说。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偈出自唐代僧人庞蕴之手,体现了深厚的佛法修为与哲理思考。开篇“空中自见清凉月,一光普照婆娑彻”描绘了一幅天空明月洒落大地的情景,其中“一光”指代月亮,象征着真理的唯一和纯净。“婆娑彻”则形容月光无遮拦地遍布,表达了佛法普照一切众生的理念。

接下来的“此光湛然无去来,不增不减无生灭”强调了这种光明的永恒与不变,它超越了世间万物的生灭变化,体现了佛家对真如本性的理解和追求。

紧接着,“尔是妙德现真身,刹那不起恒沙劫”进一步阐述了这种光明乃至高无上的“妙德”,它是佛性之现象,不受时间的限制,即便是在极短的刹那间,也能超越无数劫的轮回。

最后,“无边无尽如虚空,虚空无边不可说”用了虚空来比喻这种光明和妙德,其广大与深奥无法言表,它们就像宇宙一样,无边无际,令人赞叹不已。

整首诗偈通过对月光的描写和佛理的融合,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至真永恒的精神境界。

收录诗词(204)

庞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诗偈(其一一一)

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铁牛不怕师子吼,恰似木人见花鸟。

木人本体自无情,花鸟逢人亦不惊。

心境如如祇个是,何虑菩提道不成。

形式: 偈颂

诗偈(其一一二)

大乘一等义,本自无遮闭。

凡夫著相求,心生有执滞。

无心为真宗,空寂为本体。

无问亦无说,常照勿使废。

佛子行道已,更莫愁来去。

形式: 偈颂

诗偈(其一一三)

清静无为无识尘,不舍内身妙法身。

祇为众生有漏习,权止草庵转法轮。

法轮常转而人见,优昙时时一出现。

无相真空妙法身,历劫恒沙不迁变。

形式: 偈颂

诗偈(其一一四)

莫求佛兮莫求人,但自心里莫贪瞋。

贪瞋痴病前顿尽,便是如来的的亲。

内无垢兮外无尘,中间豁达无关津。

神无障碍居三界,恰是琉璃处日轮。

形式: 偈颂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