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叶成父尚书见留之什

山外孤云出寸岑,营巢其下一枝深。

久从泛宅浮家伴,未遂穿云渡水心。

百里跻攀方着屐,十年交旧欲分襟。

西风落日非无恨,归卧桑榆惜寸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山外孤独的云朵从矮小的山峰升起,它在下方的枝头筑巢深深。
长久以来,我像浮萍般随波逐流,未曾实现穿越云层、涉水而行的心愿。
行走百里山路,才踏上木屐,十年的老朋友即将离别让我心生感慨。
西风中的落日并非没有遗憾,回到家中,珍惜每一刻桑榆晚景的光阴。

注释

山外:指山的外面。
孤云:孤独的云朵。
寸岑:形容低矮的小山。
营巢:筑巢。
泛宅浮家:像漂泊不定的居所。
未遂:未能实现。
穿云渡水:穿越云层,涉水而行。
百里:一百里路程。
着屐:穿上木屐。
交旧:老朋友。
分襟:告别。
西风落日:傍晚的西风和落日。
归卧:回家躺下。
桑榆:夕阳照在桑树和榆树上,代指晚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开篇"山外孤云出寸岑,营巢其下一枝深",设定了一个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久从泛宅浮家伴,未遂穿云渡水心"则表达了诗人长久以来漂泊不定的生活,以及想要超越现实束缚的愿望。

接下来的"百里跻攀方着屐,十年交旧欲分襟",展示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往昔时光的留恋。"西风落日非无恨,归卧桑榆惜寸阴"则透露出诗人面对秋天黄昏、夕阳西下的感慨,以及对于时间流逝的珍惜。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通过山林隐逸和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超脱红尘、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声。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和时光的无限留恋,以及面对世事变迁时的淡淡哀愁。

收录诗词(779)

李弥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号:筠西翁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085~1153

相关古诗词

次韵漳州邓教授二首(其二)

十年猿鹤共萧萧,世事驱人肯见饶。

老态岭云风更急,壮心炉篆日还销。

催科政拙民犹病,禦侮才疏盗正骄。

强拾陈言续清唱,却惭横槊按戎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次韵漳州邓教授二首(其一)

绛帐初开识马融,尊罍聊共落新宫。

三千避席方怀古,四十无毡独见公。

尺璧未磨终可荐,兼金久炼要加功。

男儿事业真堪戏,莫把行藏问塞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仲宗许过我甚久一见便有去意戏用春字韵留之

麦秋数尽稻花春,六尺茅茨百懒身。

散策崎岖聊永日,系舟剥啄定幽人。

关心有念真形役,过眼无根俱客尘。

肯着青鞋从我老,阿香径遣断归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仲宗访我筠溪出陪富文粹之游天宫诗见索属和次韵

作伴仙翁觅转春,净坊俱现宰官身。

兰亭梦想如三月,莲社追游少一人。

雨磴劳君鸣屐齿,风轩为我扫衣尘。

应怜野老闻韶后,旋束蔬肠学练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