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漳州邓教授二首(其一)

绛帐初开识马融,尊罍聊共落新宫。

三千避席方怀古,四十无毡独见公。

尺璧未磨终可荐,兼金久炼要加功。

男儿事业真堪戏,莫把行藏问塞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初次在深红色帷帐中遇见马融,我们一起举杯庆祝新居落成。
在众多才子中,我避开众人以表达对古人的敬仰,四十岁还未能得到足够的温暖,只有您让我感到亲近。
即使是最珍贵的璧玉未经打磨,也能因其价值被推荐,金银经过长久炼制,更需精心雕琢。
男子汉的事业如同游戏,无需向边塞老人那样担忧得失,我们的行动和隐退自有其意义。

注释

绛帐:深红色帷帐,古代学府中教授讲学的地方。
马融:东汉学者,以博学多才著称。
尊罍:古代盛酒的器皿,这里指饮酒庆祝。
落新宫:新建的宫殿或住所。
三千:形容人才众多。
避席:古人表示尊敬的行为,离开座位。
兼金:比黄金更贵重的金属,比喻极珍贵之物。
行藏:行为和隐退,指个人的作为和选择。
塞翁:典故中的边塞老人,常用来比喻看问题有深远眼光的人。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与友人相聚、共叙旧事的诗句,充满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友情深厚的赞美。

"绛帐初开识马融"一句,以绛帐(用红色丝绸做成的帷幕)开启新的一天,提及西汉时期的文学家马融,暗示诗人对于古代文化和文学的尊崇。"尊罍聊共落新宫"则描绘了与友人在新居中共同享用美酒,分享欢乐时光的情景。

接下来的两句"三千避席方怀古,四十无毡独见公"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思考和对朋友的深情。"三千避席"可能指的是大量的座位被清空,以便回忆过去;"四十无毡"则可能是说在寒冷的夜晚,尽管没有温暖的毡子,但独自一人时,也只愿意见到这位朋友。

"尺璧未磨终可荐,兼金久炼要加功"表明了对品质和工艺的追求。尺璧是古代的一种玉器,如果尚未打磨,就说明它还具有潜力可以被推荐;而"兼金久炼要加功"则强调了对物品加工的不断努力,象征着诗人对于事业的不懈追求。

最后两句"男儿事业真堪戏,莫把行藏问塞翁"似乎在劝诫或自我反省,认为男子汉应该有所作为,不应将自己的行为和隐私向世俗老人述说,表现出诗人的独立性格和对个人隐私的保护意识。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精美的意象构建,展现了诗人对友情、文化传承以及个人的自我要求等多重主题。

收录诗词(779)

李弥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号:筠西翁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085~1153

相关古诗词

仲宗许过我甚久一见便有去意戏用春字韵留之

麦秋数尽稻花春,六尺茅茨百懒身。

散策崎岖聊永日,系舟剥啄定幽人。

关心有念真形役,过眼无根俱客尘。

肯着青鞋从我老,阿香径遣断归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仲宗访我筠溪出陪富文粹之游天宫诗见索属和次韵

作伴仙翁觅转春,净坊俱现宰官身。

兰亭梦想如三月,莲社追游少一人。

雨磴劳君鸣屐齿,风轩为我扫衣尘。

应怜野老闻韶后,旋束蔬肠学练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仲宗过筠庄作诗见招且有借庵之意次其韵

横山留我正青眼,不是归心久更微。

病后团蒲随地隐,望中落木故园稀。

一区已办云为盖,四壁但从山作围。

不厌是中无一物,径来相就老禅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伟长知县奉议年兄作别十年邂逅于此复有数百里之隔以诗见寄辄次韵为谢

对着青衫下帝宸,十年不与并为仁。

怜君卧困千金骨,笑我行摧四角轮。

老眼相逢俱作客,新诸远寄底惊人。

书来更数无多语,剩欲招携白水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