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其十七)伏日会江渎池

长空赤日真可畏,三庚遇火气伏藏。

温风淟涊郁不开,流背汗浃思清凉。

江渎祠前有流水,欢注蓄泄为池塘。

沈沈隆厦压平岸,好树荫亚芙蕖香。

登舟命酒宾朋集,逃暑大饮宜满觞。

丝竹聒耳非自乐,肆望观者如堵墙。

吾侪未能免俗累,近日颇困炎景长。

今晨纵游不觉暮,形为外役暑亦忘。

岂如高斋涤百虑,危坐自造逍遥乡。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天空中的红日实在可怕,连续三个庚日遇到火气潜藏。
闷热的风沉闷不开,汗水湿透后渴望凉爽。
江边神庙前有流水潺潺,欢快地注入蓄成池塘。
高大的殿堂压低了河岸,繁茂的大树下荷花香气四溢。
登上小船邀请朋友聚会,畅饮消暑,杯中酒满当量。
音乐声嘈杂并非我所求,只因看热闹的人像城墙一样多。
我们这些人都无法摆脱世俗的牵绊,近来炎热的日子让人疲惫。
今天早晨纵情游玩直到傍晚,身体被外界驱使,暑气也忘却。
哪比得上在高雅的书房里,清心寡欲,独自营造逍遥的世界。

注释

长空:广阔的天空。
赤日:红色的太阳。
真可畏:非常可怕。
三庚:连续三个干支中的庚日。
火气:炎热的气候。
伏藏:潜藏。
温风:暖和的风。
淟涊:闷热。
不开:不流通。
流背汗浃:背上的汗水湿透。
思清凉:渴望凉爽。
江渎祠:江边的神庙。
欢注:欢快地注入。
池塘:水池。
沈沈:高大。
隆厦:殿堂。
芙蕖:荷花。
丝竹:音乐。
聒耳:声音嘈杂。
自乐:自我娱乐。
肆望:随意观看。
观者:看热闹的人。
堵墙:像城墙一样多。
俗累:世俗的牵绊。
炎景:炎热的日子。
纵游:尽情游玩。
形为外役:身体被外界驱使。
高斋:高雅的书房。
涤百虑:清心寡欲。
逍遥乡:逍遥的世界。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炎热夏日的诗,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人们在酷暑中寻求清凉、避暑的场景。开篇“长空赤日真可畏,三庚遇火气伏藏”两句,形象地描绘出烈日当空,炎热无比的情景,通过“三庚遇火气伏藏”暗示了一种压抑和郁闷之感。

接着,“温风淟涊郁不开,流背汗浃思清凉”两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人们在炎热中难以舒展、汗流浃背的窘境,以及对清凉的渴望。这里通过“温风”的描述,使人感受到夏日的燥热,而“郁不开”则表达了一种内心的烦躁。

下面的“江渎祠前有流水,欢注蓄泄为池塘”两句,转换了场景,诗人将视角转移到江边,描述了清凉的溪水被引入园中,形成了一片清凉的避暑胜地。这一段落笔轻松,既描绘出自然美景,也反映了人们对避暑享乐的追求。

紧接着,“沈沈隆厦压平岸,好树荫亚芙蕖香”两句,继续在园中寻找清凉之所。这里“沈沈隆厦压平岸”形象地描绘出深沉的树林与低矮的堤岸相互交错,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自然的氛围。而“好树荫亚芙蕖香”则进一步渲染了这个环境,使人仿佛能闻到树荫下花草散发出的清新气息。

诗的后半部分,“登舟命酒宾朋集,逃暑大饮宜满觞。丝竹聒耳非自乐,肆望观者如堵墙”四句,则转向了人们在避暑过程中的欢乐时光。这一段落通过“登舟命酒”的举杯同饮,以及“逃暑大饮”的豪迈情景,展现出人们在炎热夏日中也能找到快乐与放松的方式。而“丝竹聒耳非自乐”则描绘出音乐与欢声笑语交织的氛围,使得这个避暑之地充满了欢愉和惬意。

最后,“吾侪未能免俗累,近日颇困炎景长。今晨纵游不觉暮,形为外役暑亦忘”四句,诗人表达了一种对现实世界束缚的无奈,以及在炎热夏日中无法完全摆脱世俗烦恼。然而,通过“今晨纵游不觉暮”的自在放松和“形为外役暑亦忘”的沉浸享乐,诗人似乎找到了暂时逃离现实的方法。

整首诗通过对比热与凉、束缚与自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避暑生活的独特体验和内心感受。

收录诗词(27)

田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其二十)重阳日州南门药市

岷峨旁礴天西南,灵滋秀气中潜含。

草木瑰富百药具,山民采捋知辛甘。

成都府门重阳市,远近凑集争赍担。

市人谲狯亦射利,颇觉良恶相追参。

旁观有叟意气古,肌面皯黣毛䰐鬖。

卖药数种人罕识,单衣结缕和阴岚。

成都处士足传记,劝诫之外多奇谈。

盛言每岁重阳市,屡有仙迹交尘凡。

俗流闻此动非觊,不识妙理徒规贪。

惟期幸遇化金术,未肯投足栖云嵓。

予于神仙无所求,一离常道非所耽。

但喜山民药货售,归助农业增锄芟。

形式: 古风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其九)寒食出城

郊外融和景,浓于城市中。

歌声留客醉,花意尽春红。

游人一何乐,归驭莫匆匆。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句(其二)

丹凤诏不起,白云藏更深。

形式: 押[侵]韵

句(其一)

曲终甚喜询前事,自言本是都知子。

当时此地最繁华,酒酣不觉恣矜誇。

若使斯人解感伤,岂能终老爱琵琶。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