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根秋海棠

憔悴不成怨,烟苔作翠衣。

露边魂气怯,天外月痕低。

未忍残篝照,何来冷蝶飞?

嗟渠蓬首妇,芳序感乖违。

形式: 五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海棠在墙根处的凄美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植物在秋风中的脆弱与坚韧。

首句“憔悴不成怨”,写出了秋海棠在秋风中逐渐凋零的状态,但并未表现出哀怨的情绪,反而透露出一种淡然的接受。接着,“烟苔作翠衣”一句,将秋海棠比作烟雾中的翠绿衣裳,形象地描绘了其在秋日阳光下略显暗淡却依然保持生机的美丽。

“露边魂气怯,天外月痕低”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秋海棠在露水和月光下的孤寂与敏感。露珠的轻触让其魂魄为之颤抖,而低垂的月痕则增添了几分凄凉与哀愁。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秋海棠以情感,使其形象更加生动。

“未忍残篝照,何来冷蝶飞?”这两句通过对比和反问,表达了对秋海棠孤独处境的同情。残余的篝火之光照耀着它,却未能温暖其心;冷蝶的飞舞,似乎是对它孤独生活的唯一陪伴,但这种陪伴又是如此的冷清。

最后一句“嗟渠蓬首妇,芳序感乖违”直抒胸臆,诗人感叹于秋海棠如同蓬头垢面的妇人,在美好的季节里却遭受着不合时宜的孤独与凄凉。这里的“芳序”指的是美好的时光,与“乖违”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秋海棠在美好季节里的不和谐状态,表达了诗人对其命运的深切同情和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海棠在秋日中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脆弱,更蕴含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以及命运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愿借

世无扬子云,石椁秘奇文。

土隙愁孤蚓,庭隅鬨暗蚊。

群言相抵触,六义已纠纷。

愿借咸阳火,都将笔砚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落照

落照不在水,苍然向远枝。

澹芬收野气,静盼析云姿。

滃滃山先夕,漻漻天作漪。

芙蓉开未尽,侧影媚吾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天不雨

八月九月天不雨,天不病苗还病人。

人怨体焦同土石,病愁虫食遍松筠。

熊熊鸟火明河角,阵阵蛟烟弄海唇。

底尔伏庐无寸见,菊花濡酒酒濡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微雨

暮秋洒微雨,转减昨宵凉。

鸟拂乱叶堕,蛩依老藓香。

城阴入湖气,檐色出天光。

结坐不邀客,近吾于世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