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子潭

绝壑溟沉古隧长,飞楼散尽柏苍苍。

空山雨露曾沾溉,春水鱼龙已奋扬。

地脉何由关至治,野人犹解说先皇。

只应坏碣奎文在,秋草难埋永夜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柏子潭的自然景观与历史氛围。首联“绝壑溟沉古隧长,飞楼散尽柏苍苍”以“绝壑”、“古隧”、“飞楼”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古老的环境,柏树苍翠,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颔联“空山雨露曾沾溉,春水鱼龙已奋扬”则通过“雨露”、“春水”、“鱼龙”等元素,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春雨滋润万物,鱼龙在水中自由游弋。

颈联“地脉何由关至治,野人犹解说先皇”转而探讨自然与治理的关系,以及民间对历史的传承与解读,暗示了自然环境与社会秩序之间的微妙联系。尾联“只应坏碣奎文在,秋草难埋永夜光”以“坏碣奎文”象征历史文化的遗存,即使在荒草萋萋的秋日,这些文化之光依然难以被完全遮掩,表达了对文化遗产不灭精神的赞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柏子潭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文精神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肯定和传承。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滁州官舍侍少卿家叔夜话

宦辙滁阳弟踵兄,我缘诸父得重经。

只应故榻曾听雨,敢儗虚堂是聚星。

两世相看亲叔侄,百年好在旧门庭。

夜阑无限分违意,月满空阶酒正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游醉翁亭不果寄滁州故人

当时踪迹两峰间,疋马重来不及攀。

曾有题名留坏壁,羞将尘面见青山。

未应啼鸟知人乐,空望清泉裹茗还。

寄谢故人休见诮,百年双足会须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舟中望金山

一笑推蓬见碧岑,可堪行役负登临。

旧游谁觅三年梦,回首空馀万里心。

初日楼台相映照,凌波草树自浮沉。

无由去汲中泠水,卧听寒潮杂梵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失解无聊用履仁韵写怀兼简蔡九逵

夜半休惊负壑舟,已应吾道属沧洲。

梦中桂树青天月,江上芙蓉玉露秋。

疲马尚怜衔橛在,冥鸿翻困稻粱谋。

倦游更忆相如远,落日苍茫立渡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