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龙湫

入眼千峰翠作堆,喜寻龙雁窟中来。

半崖有日飞晴雪,一壑无云吼怒雷。

驻锡已知尊者意,挥毫空想谪仙才。

忘归亭下忘归客,手弄潺湲坐碧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大龙湫瀑布的壮丽景象与诗人对其的深深迷恋。首句“入眼千峰翠作堆”以浓墨重彩勾勒出群山苍翠欲滴的景象,仿佛千座山峰汇聚成一片绿色的海洋。接着,“喜寻龙雁窟中来”则表达了诗人对探索自然奇观的喜悦之情,如同追寻传说中的龙雁栖息之所。

“半崖有日飞晴雪,一壑无云吼怒雷”两句,运用对比手法,生动地展现了瀑布的动态美。阳光照耀在半山腰,使得瀑布仿佛化为飞舞的雪花,而山谷深处却无云遮蔽,雷声轰鸣,营造出一种震撼人心的气势。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瀑布的壮观,也暗示了大自然力量的不可抗拒。

“驻锡已知尊者意,挥毫空想谪仙才”两句,通过比喻和想象,表达了诗人对大龙湫瀑布的深刻感悟和赞美。他仿佛在与高僧对话,领悟到了某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同时,他也自比为被贬谪的仙人,用笔墨尽情挥洒,试图捕捉这份自然之美于纸上。

最后,“忘归亭下忘归客,手弄潺湲坐碧苔”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悠远的画面。诗人仿佛已经融入了这片山水之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静静地坐在碧绿的苔藓上,用手轻轻触碰着流水,享受着这一刻的宁静与和谐。这不仅是对大龙湫瀑布美景的赞叹,也是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大龙湫瀑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超然境界的向往,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收录诗词(179)

朱希晦(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顺帝至正末隐居瑶山,与四明吴主一、萧台赵彦铭吟咏雁山中,称雁山三老。明初荐于朝,命未至而卒。有《云松巢集》

  • 籍贯:温州乐清

相关古诗词

送王田著作归赤城

江海飘飘万里身,醉游随处乐天真。

地无王气非佳地,人有方瞳是异人。

可恨龙盘遗建业,谁怜鱼腹葬灵均。

明朝杯酒还相别,愁送骊驹又送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夏日书怀

沧江无处不风波,欲理扁舟可奈何。

白发生涯人已老,绿阴时节雨偏多。

杯倾鹦鹉同谁醉,剑拂蛟龙强自歌。

盖世功名非我事,终期结屋卧云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和习之郑先生韵

愧我才疏齿俊髦,也知文物胜弓刀。

松边展卷白日静,柳下系舟春水高。

自昔襟期同郑老,当今藻鉴失山涛。

凭谁说与观风使,要活疲民去吏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排闷简王同善渊上人

流光过眼已侵寻,富贵何须满坞金。

人世自生今日事,朋交不改向时心。

管宁老去常乌帽,元亮归来只素琴。

记取岁寒同雅操,长松青映柏森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