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习之郑先生韵

愧我才疏齿俊髦,也知文物胜弓刀。

松边展卷白日静,柳下系舟春水高。

自昔襟期同郑老,当今藻鉴失山涛。

凭谁说与观风使,要活疲民去吏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由元末明初的诗人朱希晦所作,名为《和习之郑先生韵》。诗中表达了对郑先生才华与见识的敬佩,同时也流露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忧虑。

首联“愧我才疏齿俊髦,也知文物胜弓刀”开篇即以谦逊的姿态自述,表达了自己才学不足,但认识到文化知识远胜于武力。接着“松边展卷白日静,柳下系舟春水高”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画面,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追求。

颔联“自昔襟期同郑老,当今藻鉴失山涛”进一步赞美了郑先生的品格与见识,将自己与郑老相提并论,同时对当下的世风表示担忧,暗指缺乏公正的评价标准。这里运用了典故,郑老和山涛都是历史上著名的贤士,诗人借此表达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批判。

尾联“凭谁说与观风使,要活疲民去吏饕”则直接指向了社会问题,呼吁有能力的人能够关注民生,去除那些贪腐的官吏,以拯救疲惫的百姓。这一句体现了诗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文化价值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其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忧虑,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士大夫的忧国忧民情怀。

收录诗词(179)

朱希晦(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顺帝至正末隐居瑶山,与四明吴主一、萧台赵彦铭吟咏雁山中,称雁山三老。明初荐于朝,命未至而卒。有《云松巢集》

  • 籍贯:温州乐清

相关古诗词

排闷简王同善渊上人

流光过眼已侵寻,富贵何须满坞金。

人世自生今日事,朋交不改向时心。

管宁老去常乌帽,元亮归来只素琴。

记取岁寒同雅操,长松青映柏森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有感

城东向晚进风凉,思酒无由入醉乡。

人寿不同天地老,客愁应共水云长。

沧江风转芦花起,旧圃秋深草蔓长。

安得归来遂幽意,呼童净扫读书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时危

初闻群盗起河北,胡乃流毒江东西。

落日空城见烟树,秋风满地喧霜鼙。

人忍贪残作蛇豕,畴能愤切诛鲸鲵。

中兴自古须将相,济时有策安黔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悼时

北风猎猎吹沙尘,天阴雨雪愁杀人。

江湖万顷舞蛟蜃,山薮千年藏凤麟。

苏卿使节未归汉,商皓采芝先避秦。

重华世远不复见,嗟哉风俗何由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