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然独处意沉吟,谁信无弦发妙音。

终日法堂惟静坐,更无人问本来心。

形式: 偈颂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偈》由唐代诗人神禄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位僧人独自在法堂中静坐修行的场景。诗中的“萧然独处意沉吟”描绘了僧人孤独而深思的状态,暗示了其内心的宁静与深邃。接着,“谁信无弦发妙音”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将僧人的内心修为比作无弦之琴发出的美妙声音,强调了其精神境界的高远和超脱。最后,“终日法堂惟静坐,更无人问本来心”则进一步展现了僧人日常修行的生活状态,以及其对自我本心的深刻探索和坚守,不为外界所动,体现了佛教修行中追求内心平静与自我觉悟的精神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与内在和谐的哲学思想,体现了唐代佛教文化中对个人修行与心灵净化的重视。

收录诗词(1)

神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雁荡

东风驿路马蹄香,晓起行春到夕阳。

三月莺啼花柳寺,几家人住水云乡。

名山不用问樵字,清世何须忧庙廊。

且脱纶巾随洞客,紫箫吹月夜天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索茗题巨觥

未见甘心氏,先尝苦口师。

形式: 押[支]韵

和丽天和尚颂

遍周沙界圣伽蓝,触处文殊共话谈。

若有门上觅消息,谁能敢道翠山岩。

形式: 七言绝句

无著对文殊话颂

清凉感现圣伽蓝,亲对文殊接话谈。

言下不通好消息,回头祇见翠山岩。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