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茗题巨觥

未见甘心氏,先尝苦口师。

形式: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索茗题巨觥》是唐代诗人皮光业所作,通过“未见甘心氏,先尝苦口师”这两句,巧妙地表达了对茶道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未见甘心氏”,这里的“甘心氏”指的是以茶为乐、以茶会友的茶人。诗人并未直接遇见这样的茶人,却已感受到茶带来的愉悦与满足。“未见”二字,既表达了诗人对茶道高人的仰慕之情,也暗示了茶之魅力,无需亲见其人,仅通过茶便能领略其韵味。

“先尝苦口师”,“苦口师”在这里指的是茶,因为茶在泡制过程中,尤其是初泡时,往往带有苦涩的味道。然而,正是这“苦口”的体验,让饮者在之后品味到茶的甘甜时,更能体会到茶的层次丰富和变化无穷。诗人将茶比作“苦口师”,形象地说明了茶在引导人们从苦涩中寻得甘甜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同时也暗含了品茶过程中的哲理思考——人生亦如茶,先苦后甜,经历风雨方能见彩虹。

整首诗通过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茶文化的独特见解,也体现了他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感悟,语言简洁而意蕴深远,富有哲思。

收录诗词(3)

皮光业(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丽天和尚颂

遍周沙界圣伽蓝,触处文殊共话谈。

若有门上觅消息,谁能敢道翠山岩。

形式: 七言绝句

无著对文殊话颂

清凉感现圣伽蓝,亲对文殊接话谈。

言下不通好消息,回头祇见翠山岩。

形式: 七言绝句

入古寺作

此寺何年造,问僧僧不知。

系马枯松下,拂尘读古碑。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游南雁荡

十年曾作雁山期,今日来看似故知。

好鸟隔林歌侑酒,飞花绕笔索题诗。

云霞眼底原无物,丘壑胸中似有奇。

萝月松风清似水,何妨游衍咏归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