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黄州梅花五绝(其四)

不用相催已白头,一生判却见花羞。

扬州何逊吟情苦,不枉清香与破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无需他人催促,我们已两鬓斑白,
此生只为见到花开而感到羞愧。

注释

不用:无需。
相催:互相催促。
已:已经。
白头:头发变白。
一生:一生一世。
判却:注定。
见:看到。
花羞:花开时的娇羞。
扬州:古代中国的一个重要城市,以文化繁荣著称。
何逊:南朝梁代诗人,以诗才闻名。
吟情苦:吟诗情感深沉痛苦。
不枉:不虚此行,没有白费。
清香:清雅的香气。
破愁:消解忧愁。

鉴赏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朝创作的《忆黄州梅花五绝》中的第四首。从鉴赏角度来看,这四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对于时光易逝的感慨。

“不用相催已白头,一生判却见花羞。”这里诗人通过自嘲般地提到自己的头发已经变白,用“一生”二字表达了时间流逝,生命如梦的感伤。而“判却见花羞”则是说尽管年华已逝,但每当看到美丽的梅花时,那份美好依旧令人心生惭愧,如同初次遇见时的羞涩。

“扬州何逊吟情苦,不枉清香与破愁。”诗人提及扬州的梅花,借用“何逊”二字来表达自己对这份美好记忆的深沉感情。“吟情苦”则是说这种美好带来的并非痛苦,而是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情感。而最后,“不枉清香与破愁”则意味着尽管这些美好的回忆无法改变现实,但它足以让人得到片刻的心灵慰藉,从而减轻内心的忧愁。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青春逝去、美好易逝的无奈,以及在苦涩中寻找慰藉的心境。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忆黄州梅花五绝(其五)

玉琢青枝蕊缀金,仙肌不怕苦寒侵。

淮阳城里娟娟月,樊口江边耿耿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访散老不遇

君来不遇我,我到不逢君。

古殿依修柏,寒花对暮云。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文]韵

和王定国

离歌添唧唧,古曲拟行行。

不作相随燕,空吟久住莺。

瞢腾君上马,寂寞我回城。

明日东门外,空舟独自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试院观伯时画马绝句

竹头抢地风不举,文书堆案睡自语。

看马欲?顿风尘,亦思归家洗袍裤。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