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写神丘照堂

尝观孝子图,画子事母事。

闻君画最工,事母孝亦至。

人称汝画奇,未知事母慈。

我今为拈出,欲以励孝思。

画不在丹青,照不在眼睛。

方寸不可乱,昭昭在心明。

画到精一处,人人定相如。

但疑心本一,奚为面差殊。

我心犹赤子,我貌极老衰。

君虽欲画我,安能作婴儿。

形式: 古风

翻译

曾经观赏过孝子图,描绘孩子侍奉母亲的情景。
听说你的画艺最为精湛,对待母亲的孝顺也到了极致。
人们称赞你的画奇特,却不知你对母亲的慈爱有多深。
我现在要揭示出来,希望能激发大家的孝心。
画作并非只在于色彩和线条,真正的光芒不在眼前。
内心的纯净不能混乱,真正的光辉在心中明亮。
如果能在一处画得精细,每个人都能感受到那份相似。
只因内心本是一致,为何画面上会有差异呢?
我的心还像赤子般纯真,我的外表却已极度衰老。
即使你想画我,又怎能画出婴儿般的纯真呢?

注释

孝子图:描绘孝顺行为的图画。
丹青:指绘画中的色彩和线条。
方寸:比喻内心。
昭昭:光明磊落,明显。
相如:形容相似或一致。
奚为:为何,为什么。
赤子:比喻纯洁无邪的人。
婴儿:比喻纯真无暇的状态。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词人包恢所作,名为《赠写神丘照堂》。诗中表达了对孝道的赞美和个人内心深处对于孝顺之情的自省。

“尝观孝子图,画子事母事。”一开篇就描绘了一幅孝子侍奉母亲的画面,通过观赏这样的图画来传递出诗人对孝道的尊崇。

“闻君画最工,事母孝亦至。”诗人听闻对方在绘画方面的高超技艺,同时也赞扬其孝顺之心达到极致。

接下来的几句,“人称汝画奇,未知事母慈。我今为拈出,欲以励孝思。画不在丹青,照不在眼睛。方寸不可乱,昭昭在心明。”表达了诗人对于对方绘画才能的认可,并表露自己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激励人们去思考孝顺之道。这里强调的是画技不是仅靠颜料和视觉,而是要从内心深处发出光芒,展现出真正的心灵之美。

“画到精一处,人人定相如。”这句话则说明了当绘画达到极致时,每个人看到的都将是一样的美好,这里的“相”字含有公认、共鸣之意。

“但疑心本一,奚为面差殊。”诗人在此表达了一种疑惑,即同样出自一颗纯洁的心,为什么画出来的作品却会有所不同。这里反映了对艺术创作中主观与客观之间关系的思考。

最后,“我心犹赤子,我貌极老衰。君虽欲画我,安能作婴儿。”诗人坦诚地表达了自己内心依旧保持着赤子之心,即纯真和单纯,而外表已是颓龄老迈的模样。即便对方技艺高超,也难以将自己的容颜描绘成幼童般的模样。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我状态的深刻反思,同时也是对于生命无常和时间流逝的一种感慨。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绘画艺术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孝顺之道的推崇,以及个人内心世界中对于生命、时间与美好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92)

包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道夫。刑部尚书。以廉吏,政绩显著著称,同时他也是文学批评家

  • 字:宏父
  • 号:宏斋
  • 籍贯:宋建昌南城(今属江西)
  • 生卒年:1182-1268

相关古诗词

李养源自号蒙泉求诗于东平包某作此以赠之

水象童蒙,以出伊始。泉乃白水,出自艮止。

天一初生,纯一清明。厥初始达,犹元而亨。

当其蒙稚,涓涓犹细。及其渐进,混混未止。

如玉与珠,不曰白乎。如冰与雪,湛不可污。

反求诸己,心正如是。有生之初,纯白纯懿。

养之于蒙,作圣之功。大人不失,与赤子同。

圣如夫子,皓莫尚已。涅而不缁,洞彻表里。

溥博渊泉,浩浩渊渊。皓如银河,月流星连。

仰观先圣,本同一性。自始失养,遂终失正。

气或杂之,内欲蔽伊。官或不思,外引远而。

蒙反成失,白反变黑。黑水西流,清渭南隔。

君在家庭,习若少成。异彼污世,同流浊泾。

外引内欲,永绝勿赎。蒙养宜深,荐习宜熟。

浚发尔源,如发蒙然。放乎四海,波涛际天。

学有源委,海可至矣。所不然者,有如白水。

形式: 四言诗

临江閤皂李仲章以省轩求诗

心之精明,不远伊迩。胸中若正,瞭焉眸子。

举目有證,莫切于视。孰名曰省,少目取义。

目当少时,湛湛精睟。其光神全,其见专致。

老目为耆,则与少异。非徒以目,而分老稚。

惟目如少,有可取譬。实省在心,省当如是。

如开双明,洞见万类。心难常存,省不可替。

心难常觉,省不可离。心本善者,孰非纯懿。

心不善者,孰非私利。省与不省,善恶关系。

省者如醒,不省如醉。省者如寝,不省如寐。

省者如活,不省如毙。果能自省,卓然奋励。

暗室不欺,屋漏不愧。如目万象,无有掩蔽。

一不自省,冥然罔记。外物交引,内无纷炽。

如目老昏,无非障翳。二者相远,宜知敬忌。

聂君少年,有目可贵。以省名轩,轩豁无滞。

惟道无穷,要在远诣。惟言多穷,要履实地。

惟难有常,勉无失坠。

形式: 四言诗

赠饶仲信静镜

乾不一动,静专动直。坤不一静,静翕动辟。

艮不一止,动静以时。本体如是,偏主则非。

惟学初机,贵以静入。以至终养,贵以静习。

本体既然,动静一如。乾坤合德,无二无馀。

心为天君,尊无伦比。圣贤言心,初无论拟。

心比于镜,佛说云然。镜虽有光,孰拟心天。

镜光则死,心光则活。活则不滞,死则不豁。

佛法寂灭,匪乾匪坤。若复本心,非彼能昏。

人以欲动,非动之性。所以贵静,自动自静。

其道光明,无物可并。惟省尽伦,是为全人。

眼高四海,至此乃真。

形式: 四言诗

水调歌头.三月初三

羽觞随曲水,佳气溢双清。

真贤瑞世,恰与真圣日同生。

出侍红云一朵,出按皇华六辔,特地福吾闽。

底是长生箓,八郡咏歌声。奏天子,倾义廪,济饥民。

南州指使,青州公案一般仁。

却恐紫泥有诏,社稷重臣事业,非晚觐岩宸。

来岁这般节,宣劝玉堂人。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