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蔡持正长官观齐景茜虞部家藏远祖成公监修国史诰

禀禀齐成业,得之权公碑。

逢时初多难,退密安庭闱。

深怀经纶策,起佐虎罴师。

省郎拜侍御,出赈关中饥。

俄登谏诤列,忤旨领一麾。

徐迁河南府,法令严张施。

宿奸即诛殄,和气回霜威。

德宗治勤劳,器公达精微。

付之元化柄,庶绩几纯熙。

兼职在国史,直笔信不疑。

皇皇君臣际,忠孝世所推。

宜其源流长,千载尚弗遗。

于今见远孙,大雅敦形仪。

银章佩县印,白玉涵山辉。

丈人与先翁,登科实同时。

相逢进馀烈,语讫及祖基。

家传唐相诰,绨袭常亲携。

焚香俾一读,令我增叹嘻。

玺文俨如新,是亦权公词。

顾郑崔许辈,其名各亲题。

邈然想高风,拂拂云雾披。

芬芳一何远,阴德未少隳。

几经兵火馀,定有神物持。

不落他人家,后嗣贤可知。

请令妙绝手,模将刻瑶琪。

传之固无穷,永作来孙规。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古代官员的辉煌生涯及其家族的荣耀传承。诗人郭祥正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位官员从初入仕途的艰难到最终成为国家重臣的过程,以及他对于国家治理的深远影响。诗中不仅赞扬了官员的智慧、勇气和忠诚,也对其家族的美德和对后世的影响给予了高度评价。

诗中提到的“禀禀齐成业”,暗示了这位官员在事业上的成就;“逢时初多难”则表明了他面对挑战的决心;“德宗治勤劳”则赞美了他在治理国家时的辛劳与贡献。通过“付之元化柄,庶绩几纯熙”一句,诗人表达了对这位官员能够掌管国家大事,使国家趋于安定繁荣的肯定。

此外,诗中还特别提到了这位官员在国史编纂中的角色,强调了“直笔信不疑”的公正态度,以及其家族对传统美德的坚守。最后,诗人以“传之固无穷,永作来孙规”结束,表达了对这位官员及其家族精神遗产的永恒价值的认可,以及对其后代子孙的期许。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及其家族的描绘,不仅展现了个人的功绩与家族的荣耀,更蕴含了对忠诚、智慧、公正和美德的颂扬,以及对后世子孙的教诲与激励。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观柳殿丞家藏竹柏图

君实名卿孙,妙画箧所聚。

壁间四幅画,收尽苍洲趣。

瘦柏盘大石,雪霜迥不惧。

举斧挥栋材,未辨在缣素。

离披老竹梢,直裂见枯处。

凤凰欲来巢,俯视犹屡顾。

壮观殊未已,白日去还暮。

愁怀起窗壁,注目乱烟雾。

烦君灯烛张,免我颜色沮。

乃知顷刻意,直有千载寓。

形式: 古风

李公择学士出示胡九龄归牧图

横披五尺素,中有万叠山。

山卜千丈溪,恍疑泻潺潺。

西风偃古木,惨淡秋色顽。

蓼红菱荇碧,缺岸如破环。

小舟半阁沙,茅屋深无关。

三牛行啮草,一犊随母还。

牧儿掣牛鼻,望家喜生颜。

欲知田家乐,此趣何由攀。

而况画手妙,意思能馀闲。

远出物象外,不在粉墨间。

临之发孤兴,飘忽辞尘寰。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谢许栖默道士手写黄庭经见寄

与君有前期,共为名山乐。

十宿太上家,百骸失尘缚。

夜半瞻星辰,离离半空阁。

香氲结盖网,华灯焕朱琧。

金钟击清霜,远响答玄壑。

太霞无别境,洞章自酬酢。

君虽潜贱贫,志意在寥廓。

暂为处群鸡,曾是横空鹤。

一别几何时,又见圆蟾落。

长须俄及门,金石重然诺。

手写黄庭经,寄我辟邪恶。

我方闭空屋,隐几效南郭。

为君兴一读,玉液泻河洛。

何当结长游,相伴趋恬寞。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蒋颖叔招游琅琊以马病不赴

一别隔千里,梦寐期追寻。

闻君宿琅琊,浩气酬云林。

雪霁望明月,山光如缕金。

天高归鸟尽,海冻诸峰沉。

骑鲸人已去,玉溜扬清音。

君当继绝唱,老凤霜梧吟。

释彼猿鹤怨,解此尘坌襟。

驽马鞭不行,空负希骥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