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浪淘沙》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冯幵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风雨中的凄凉景象与内心的孤独情感。
首句“风雨自年年”开篇即点明自然界的常态——风雨不息,年复一年,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不可预知。接着“春梦阑珊”一句,将春日短暂的美好比喻为即将消散的梦境,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
“星星愁鬓欲吹残”一句,以“愁鬓”形容主人公的头发,因愁绪而显得斑白,形象地表现了岁月的无情和内心的忧伤。此处“欲吹残”三字,生动地描绘出风力之强,仿佛连鬓发都难以承受,进一步强化了孤独与无助的情感。
“一夜高楼花落尽,如此人閒”两句,通过夜间的高楼与落花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孤寂与落寞的氛围。花落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而“如此人閒”则直接点明了人物内心的空虚与寂寞。
“兀自掩重关”一句,写出了主人公在面对外界的喧嚣与繁华时,选择自我封闭,独自面对内心的孤独。“涕泗无端”则表达了无法控制的悲伤情绪,泪水如泉涌般流出,无法抑制。
“更无人处一凭阑”一句,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的孤独感。在无人陪伴的情况下,他只能倚靠栏杆,寄托自己的思绪与情感。最后,“画阁珠帘依旧是,只是荒寒”两句,以静物的不变反衬出内心的荒凉与寒冷,画阁与珠帘依旧美丽,但主人公的心境却已变得荒凉。
整体而言,这首《浪淘沙》通过对风雨、落花、孤独等意象的描绘,深刻地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无常与内心孤独时的复杂情感,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