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溪口广慈院

五马重来溪口寺,惟将属吏与门僧。

盘云野径行千里,送目危台上百层。

岩桧影寒犹带雪,溪流声涩未销冰。

寻常地远无因到,空愧躬良二老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访问溪口寺时的所见所感。首联“五马重来溪口寺,惟将属吏与门僧”中,“五马”是古代官职的象征,此处指诗人以官员身份来访,仅与下属和寺中的僧侣相伴。这一句既点明了人物的身份,也暗示了来访的庄重与肃穆。

颔联“盘云野径行千里,送目危台上百层”则展现了诗人行走于蜿蜒曲折的山间小路,直至登上高台,极目远眺的壮丽景象。这里的“千里”与“百层”不仅夸张地表现了行程之长与高度之高,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豪情与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颈联“岩桧影寒犹带雪,溪流声涩未销冰”描绘了冬日山间的景色。岩石上的桧树在寒冷中依然保持着苍翠,其影子似乎还残留着雪花的痕迹;溪水在冰封未解之时,流淌的声音显得滞涩而缓慢。这两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变换与时间的流逝。

尾联“寻常地远无因到,空愧躬良二老朋”表达了诗人因平时公务繁忙,难以常来此地,因而内心感到遗憾。这里提到的“二老朋”可能是两位年长的朋友或前辈,他们与诗人关系密切,诗人的歉意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未能常赏,也是对友人的思念与歉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收录诗词(18)

释显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明山宝相寺十五题(其一)三生像

胜域将垂迹,先闻钟梵声。

术陀犹未降,宣老已三生。

山接天门险,岩开月殿明。

善财何处去,楼阁自峥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南明山宝相寺十五题(其二)三层阁

像身高百尺,阁道耸三层。

欲得亲瞻向,还须最上登。

烟霞封宝墄,星斗挂觚棱。

已自甘香火,人閒去不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南明山宝相寺十五题(其三)隐岳岩

融结自何时,曾为几陵谷。

不见昔贤踪,空遗此岩腹。

一径斸烟蓁,千里老云木。

寻常人到稀,虎豹暗栖宿。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南明山宝相寺十五题(其四)石城山

溪尽见石城,寺在石城里。

崖缺露遥村,门开对寒水。

况非雉堞成,无以金汤比。

梵众此安栖,俗驾来有几。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