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贡父舍人二首(其一)

虎去藜藿采,珠在其川媚。

君子一诎信,实系天下事。

念昔元丰间,公初谪南裔。

托词吊湘水,闻者为心醉。

踰年憸臣逐,国老起相继。

除公守襄阳,士始有生意。

兹焉归法从,乃是朝廷计。

在公何足云,事业本馀弃。

掖垣美花木,入直春正丽。

同僚看家风,立马挥九制。

形式: 古风

翻译

老虎离去后,农夫采藜藿,明珠般的事物在河川中闪烁。
君子屈服一时,诚信关系着天下的安危。
回忆元丰年间,您初次被贬到南方。
您借吊唁湘水为名,听者都被您的情感深深打动。
过了一年,奸佞小人被驱逐,元老们相继崛起。
您被任命守卫襄阳,士人的精神才开始复苏。
您遵循法律归顺,这是朝廷的策略。
对于您来说,这不算什么,您的事业本就超凡出众。
宫墙内花木繁盛,您入朝值勤正值春天的美丽时光。
同事们欣赏您的家风,您骑马出行,指挥众多官员。

注释

藜藿:粗劣的蔬菜,代指艰难生活。
诎:暂时屈服。
憸臣:奸佞小人。
襄阳:地名,古代战略要地。
法从:遵守法律,服从安排。
掖垣:宫墙,代指朝廷。
九制:古代官府的九种命令或制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秦观所作的《送刘贡父舍人二首(其一)》。诗中以虎与藜藿、珠与川流为喻,赞美了刘贡父舍人的才德之美,暗示他如明珠般珍贵,能照亮世间。诗人回忆了刘贡父在元丰年间被贬南裔的经历,他的忠诚和才华令人敬佩。接着提到他被召回并任命为襄阳守,对当地士人产生了积极影响。诗人认为刘贡父回归朝廷是国家之幸,而他的事业并未因此减少价值。最后描述了他在春天入朝时的景象,同僚们赞赏他的风采,他骑马挥毫,显示出他的才情和威仪。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历史背景,表达了对刘贡父舍人的高度评价和对其仕途转折的感慨,体现了秦观诗歌的婉约和深沉。

收录诗词(571)

秦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 籍贯:北宋高邮(今江苏)
  • 生卒年:1049-1100

相关古诗词

送孙诚之尉北海

吾乡如覆盂,地据扬楚脊。

环以万顷湖,粘天四无壁。

蜿蜒戏神珠,正昼飞霹雳。

草木无异姿,灵气殊郁积。

所以生群材,名抱荆山璧。

小为百夫防,大为万人敌。

夫子少迈伦,喑呜阻金石。

奏赋明光宫,玉座瞻咫尺。

翻身堕云霄,十载迫穷厄。

焚舟更一战,得尉沧海北。

五月乘画船,箫鼓事远适。

天横齐山青,雨带楚水黑。

勿云晚方仕,四十乃古昔。

勿云名位卑,九万自此击。

幽求尉朝邑,鬓发森已白。

元振尉通泉,律令非所即。

一朝会风云,顾眄立四极。行矣壮旧图,勉。

形式: 古风

送张和叔兼简黄鲁直

汝南如一器,百千聚飞蚊。

终然鼓狂闹,啾啾竟谁闻。

议郎盛德后,清修继先芬。

未试霹雳手,低回从此君。

学官冷于水,齑盐度朝曛。

间蒙相煖热,破忧发孤欣。

君今又复去,冀北遂空群。

岂无一樽酒,谁与通殷勤。

大梁多豪英,故人满青云。

为谢黄叔度,鬓毛今白纷。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送李端叔从辟中山

人畏朔风声,我闻独宽怀。

岂不知凛冽,为自中山来。

端叔天下士,淹留蹇无成。

去从中山辟,良亦慰平生。

与君英妙时,侠气上参天。

孰云行半百,身世各茫然。

当时儿戏念,今日已灰死。

著书如结氂,聊以忘忧耳。

骎骎岁遒尽,淮海归无期。

功名良独难,虽成定奚为。

念君远行役,中夜忧反侧。

揽衣起成章,赠以当马策。

形式: 古风

送杨康功守苏

公于万事轻,独嗜山水重。

寓直西掖垣,沧洲长入梦。

广陵一都会,厨酒万斯瓮。

每叹阙登临,持此将焉用。

比持苏台节,论郁缙绅共。

翻云美泉石,汔可小嬉弄。

匆匆治行李,草草别宾从。

乃知仁智心,所乐异庸众。

梅花发春端,百卉日兴动。

公等行复反,台阁俟鸾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