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和叔兼简黄鲁直

汝南如一器,百千聚飞蚊。

终然鼓狂闹,啾啾竟谁闻。

议郎盛德后,清修继先芬。

未试霹雳手,低回从此君。

学官冷于水,齑盐度朝曛。

间蒙相煖热,破忧发孤欣。

君今又复去,冀北遂空群。

岂无一樽酒,谁与通殷勤。

大梁多豪英,故人满青云。

为谢黄叔度,鬓毛今白纷。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翻译

汝南如同一个容器,聚集了无数飞蚊。
它们终日喧嚣吵闹,啾啾声中又有谁能听见。
议郎盛德之后,清廉修行延续先辈的美德。
未曾展现雷霆手段,你的低回身影让人怀念。
学官生涯清苦如水,度过每个早晨的阳光。
偶尔得到温暖,能驱散忧虑,带来孤独中的喜悦。
如今你又要离去,冀北之地似乎失去了群星。
难道没有一壶酒,能共你倾诉深情厚谊。
大梁之地英才众多,老朋友遍布云端。
替我向黄叔度致意,他的鬓发如今已斑白如雪。

注释

汝南:地名。
器:容器。
飞蚊:比喻众多小人物。
啾啾:形容声音嘈杂。
议郎:古代官职。
盛德:高尚品德。
霹雳手:比喻有威力的人。
低回:徘徊,留恋。
齑盐:腌菜,形容生活清贫。
冀北:古地名,代指北方。
殷勤:深厚的情谊。
大梁:古地名,今河南开封。
黄叔度:虚构或历史人物,代指友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秦观所作的《送张和叔兼简黄鲁直》。诗中以汝南比喻人才聚集之地,如同器皿中聚集了无数飞蚊,虽众多却嘈杂喧闹,难以引起关注。诗人接着称赞张和叔和黄鲁直两位朋友,他们分别继承了盛德和清修的传统,但尚未展露雷霆万钧之力。学官生活清苦,但他们之间的友情如同冷水中的暖意,能驱散忧愁带来孤独的喜悦。

张和叔即将离去,诗人希望他在冀北能有所作为,引领群才。然而,离别之际,无人共饮以表深情。诗人感叹大梁(开封)豪杰众多,而老友黄鲁直已两鬓斑白。最后,诗人通过黄叔度的形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友情长久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生动,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愿,也流露出对旧日友情的怀念。秦观的笔触细腻,富有哲理,展现了他对友人和人生的深深关怀。

收录诗词(571)

秦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 籍贯:北宋高邮(今江苏)
  • 生卒年:1049-1100

相关古诗词

送李端叔从辟中山

人畏朔风声,我闻独宽怀。

岂不知凛冽,为自中山来。

端叔天下士,淹留蹇无成。

去从中山辟,良亦慰平生。

与君英妙时,侠气上参天。

孰云行半百,身世各茫然。

当时儿戏念,今日已灰死。

著书如结氂,聊以忘忧耳。

骎骎岁遒尽,淮海归无期。

功名良独难,虽成定奚为。

念君远行役,中夜忧反侧。

揽衣起成章,赠以当马策。

形式: 古风

送杨康功守苏

公于万事轻,独嗜山水重。

寓直西掖垣,沧洲长入梦。

广陵一都会,厨酒万斯瓮。

每叹阙登临,持此将焉用。

比持苏台节,论郁缙绅共。

翻云美泉石,汔可小嬉弄。

匆匆治行李,草草别宾从。

乃知仁智心,所乐异庸众。

梅花发春端,百卉日兴动。

公等行复反,台阁俟鸾凤。

形式: 古风

送周裕之赴新息令

丈人淮海英,抗节浮云外。

挥毫错星锦,抵掌参竽籁。

青春抱脩能,脱略无范蔡。

晚营三径资,百里聊束带。

扁舟岁欲徂,古刹夜仍艾。

去去整羽仪,行与高风会。

形式: 古风 押[泰]韵

送洪景之循州参军

寒梅不自重,辄花桃李先。

矫枉有佳菊,最后众芳妍。

各因一时美,难以相嗤怜。

物理固若是,士林亦宜然。

夫子南国俊,声猷推妙年。

数奇晚方偶,参军古龙川。

龙川虽云远,风物号清鲜。

罗浮不相下,颉颃巉荒天。

云鬓二三子,聊足奉周旋。

行矣试老拳,归欤远翔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