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萧孚有四首(其二)

画图摩诘神情远,诗律苏州句意清。

身后生前千古恨,荒荒白日下高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由元代诗人刘诜所作,名为《哭萧孚有四首(其二)》。诗中以“画图摩诘神情远,诗律苏州句意清”开篇,巧妙地将两位古代文人王维(摩诘)与陆游(苏州)的风格融入其中,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接下来,“身后生前千古恨,荒荒白日下高城”两句,通过描绘时间的永恒与空间的辽阔,以及在高城之下白日的荒凉景象,寄托了诗人对于逝者一生经历和情感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收录诗词(327)

刘诜(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 字:桂翁
  • 号:桂隐
  • 籍贯:吉安庐陵
  • 生卒年:1268—1350

相关古诗词

哭萧孚有四首(其三)

翰墨周旋二十春,暮年卜宅遂为邻。

永新门外双松树,无复相携踏月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哭萧孚有四首(其四)

螺湖桥外草如烟,螺子山前水接天。

应有故人来下马,愁云深处是新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题刘尧辅观瀑图

刘侯校书天禄阁,向人辄作山水画。

长峦老树翠盖攲,转瀑崩厓练花泻。

玄冠白袍问子谁,濠梁漆园避世者。

京师尘起碧于云,炎洲瘴来疾如射。

挥毫定忆龙河上,挟帆久睨匡庐下。

形式: 古风

扶桑行送铦仲刚东归

日出扶桑根,日上扶桑顶。

海色秋茫茫,天光何万顷。

扶桑日东出,若木日西落。

日出天始明,扶桑人不恶。

扶桑有国自鸿荒,有国有人天性良。

亦复有君臣,栋宇垂衣裳。

自古国有主,不知何姓氏,闻自周中王,世嗣相传宗揖让。

至今惟一姓,不识有兴亡。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至道之纲,何弛何张。

且吾闻之扶桑之国人,宁杀不受辱,岂不谓死亦何短,生亦何长。

身在义所耻,身死义不忘。

皇元发仁被六合,海服远来贡,大泊凌广洋。

陈辞极恳款,器物尽精致,黄金铸甲白日光。

大珠径寸夜发芒,利刀截铁断两旁。

水玉拾海底,湛澈团天浆。

奇才妙识不及数,一一具献无诡藏。

上者国有使,下者通贩商。

年年以为常,奈何汉中叶,独用桑弘羊。

内府无钱愧张武,大官小吏贪如狼。

怀金辱明主,秽德腥外邦。

彼岂侮大国,顾敢为猖狂。

夜半海水赤,南风无回樯。

十年不遣使东天,遂裂长鲸奋怒火炽扬。

波涛汹生,海中不宁,上人何年来,瞳人正碧发未苍。

词句所发,如众妙香,自言读书在扶桑。

慕法五天竺,十七来钱唐。

十八姑苏住,浩歌濯沧浪。

问剑虎丘石,挂席枫桥霜。

古台吟凤去,新寺访龙翔。

振衣香炉颠,洗钵三石梁。

天上归来虞阁老,留之廿日扫室置禅床。

笑谓门生及儿子,海国有此圭与璋。

一一作歌送,彷佛扶桑之故乡。

珊瑚树底龙所宫,照之五色云锦章。

龙儿护惜不得睡,中天夜掉紫玉幢,意用慰此遥相望。

往年上人去,我在霅上不得见,前年上人归,我方僦宅园中央。

日夕还往双桧下,列榻坐受南薰凉。

写诗不记首,把酒无数觞。

苧袍浮霜踏月色,夜未及鼓犹携将。

双桧先生不及仕,抱瓮灌园而已矣。

有家何曾隔海水,有路未即还乡里。

园芎二亩差可拟,菜本作羹播其子。

日日月月逝莫止,朝朝暮暮聊尔耳。

此非天运固知此,扶桑之国邈东溟。

子其怀归子所应,天之所在子无能。

方今天子圣且明,子能有道玉帛徵。

林泉之家从所营,子子孙孙无尽灯。

子国君臣家父兄,一日闻之千载名。

子毋扶桑归,听我歌此扶桑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