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龙伯高愿汝曹效之,即以兄之生平,永诏兄子;
马少游称善人足矣,孰谓吾今老大,私愧吾宗。
此挽兄联,出自清代文豪范当世之手,其情感深沉,寓意深远,不仅表达了对兄长的深切怀念与敬仰,更蕴含了对家族道德风范的传承与自省。
“龙伯高愿汝曹效之”,引用东汉名士龙伯高的典故,意在鼓励后辈们学习兄长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希望他们能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这句话既是对兄长的赞誉,也是对后人的期许,体现了家族对道德品质的重视与传承。
“即以兄之生平,永诏兄子”,意味着兄长的一生事迹将永远作为榜样,教导着他的子孙后代。这不仅是对兄长一生成就的认可,更是对家族精神的延续,强调了家族文化的重要性。
“马少游称善人足矣”,引用唐代诗人马少游的诗句,赞扬兄长为一个善良之人。这里不仅赞美了兄长的个人品质,也暗示了兄长在社会中的正面影响,以及他所代表的道德力量。
“孰谓吾今老大,私愧吾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年岁渐长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未能完全继承和发扬家族优良传统的自责。这句话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对于家族责任的自觉意识,以及对家族荣誉的珍视。
整体而言,此挽兄联不仅是一份哀悼兄长的悼词,更是一篇家族道德观的宣言,展现了对家族传统和道德规范的坚守与传承。通过这首挽联,我们能够感受到范当世对兄长的深厚感情,以及他对家族责任的深刻认识。
不详
峡江后六世,君与北流最贤,沦落可伤,八口蓬飞在南北;
中泠第一泉,我从东阁乞得,死生太易,一场茗罢各西东。
我闻诸夫子,狷者有所不为,是亦其次也;
古之乡先生,没而可祭如社,意在斯人乎。
从野蛮时期至文明时期,两可间必有磊磊畸人,不显于代;
以普通教育兴实业教育,十年后惟望粲粲诸子,无忘斯言。
士有不得志,痛泪何多,甚矣子之营父葬;
身则无所贪,劳生转剧,茫乎吾欲从公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