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戊申岁大有年诏赐百寮出城观稼谨书盛事以俟采诗

清晨承诏命,丰岁阅田闾。

膏雨抽苗足,凉风吐穗初。

早禾黄错落,晚稻绿扶疏。

好入诗家咏,宜令史馆书。

散为万姓食,堆作九年储。

莫道如云稼,今秋云不如。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翻译

清晨接到皇上的诏令,丰收之年我巡视田野。
雨水滋润使得秧苗茁壮,凉风吹来稻穗初长。
早稻黄澄澄的错落有致,晚稻绿油油的枝叶茂盛。
这些景象应入诗人笔下歌咏,也值得史官记载流传。
粮食分散成为百姓的食物,堆积起来作为长久的储备。
别说今年的庄稼像云一般繁多,其实比往年的还要好。

注释

清晨:早上,天刚亮的时候。
承诏命:接受皇上的命令。
丰岁:丰收的年份。
田闾:田野和乡间。
膏雨:滋润大地的雨水。
抽苗:秧苗生长。
吐穗:稻谷抽穗。
早禾:早稻。
黄错落:形容稻谷成熟时金黄色的稻穗参差不齐。
晚稻:晚季种植的稻谷。
绿扶疏:形容稻叶茂密而疏散的样子。
诗家咏:诗人吟咏的对象。
史馆书:史官记载的内容。
万姓食:百姓的食物来源。
九年储:长久的粮食储备。
如云稼:形容庄稼像云一样繁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丰收图景,展现了农业社会的丰裕与喜悦。诗人以优美的笔触勾勒出早晨接受皇帝诏令,到田间观察农事的情形,以及大自然赐予的恩泽:春雨滋润,使幼苗得到充分的水分;凉风拂过,稻穗开始初现。诗中的景象生动,通过对早禾晚稻的描述,表现了农业生产的周期和丰收的喜悦。

诗人不仅仅满足于描绘自然景色,更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提出应当让这美好场面进入诗歌之中,也应该被史书所记载。最后两句“散为万姓食,堆作九年储。”则表明了丰收的意义,不仅能够满足当前民众的需要,更有助于长远的粮食储备。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意象,既表现了诗人对农业生活的赞美,也体现了对于国泰民安的期许。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开成二年夏闻新蝉赠梦得

十载与君别,常感新蝉鸣。

今年共君听,同在洛阳城。

噪处知林静,闻时觉景清。

凉风忽袅袅,秋思先秋生。

残槿花边立,老槐阴下行。

虽无索居恨,还动长年情。

且喜未聋耳,年年闻此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引泉

一为止足限,二为衰疾牵。

邴罢不因事,陶归非待年。

归来嵩洛下,闭户何翛然。

静扫林下地,闲疏池畔泉。

伊流狭似带,洛石大如拳。

谁教明月下,为我声溅溅。

竟夕舟中坐,有时桥上眠。

何用施屏障,水竹绕床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忆杭州梅花因叙旧游寄萧协律

三年闲闷在馀杭,曾为梅花醉几场。

伍相庙边繁似雪,孤山园里丽如妆。

蹋随游骑心长惜,折赠佳人手亦香。

赏自初开直至落,欢因小饮便成狂。

薛刘相次埋新垄,沈谢双飞出故乡。

歌伴酒徒零散尽,唯残头白老萧郎。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忆洛中所居

忽忆东都宅,春来事宛然。

雪销行径里,水上卧房前。

厌绿栽黄竹,嫌红种白莲。

醉教莺送酒,闲遣鹤看船。

幸是林园主,惭为食禄牵。

宦情薄似纸,乡思急于弦。

岂合姑苏守,归休更待年。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