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念奴娇(其二)

片云凝墨,看荷花才湿,依然无雨。

水槛空明人少到,恰恰幽禽相语。

曲几横陈,长琴高挂,自奏南风谱。

俄闻刀尺,隔窗人剪霜苎。

因念西子湖边,闹红一舸,曾宿鸳鸯浦。

翠羽不传沧岛信,日暮闲情□与。

懒拂鸾笺,懒拈象管,秀句同谁赋。

孤鸿程杳,夕阳低下平楚。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一片乌云像墨汁凝聚,看着荷花刚刚被水打湿,却并未下雨。
水边栏杆空旷明亮,人迹罕至,只有鸟儿在低声交谈。
弯曲的小几随意摆放,长琴高高挂着,独自弹奏着南风的乐章。
忽然听到裁剪的声音,隔着窗户有人在修剪寒霜中的苎麻。
于是想起西湖边,曾经有一叶小舟,在鸳鸯栖息的水湾过夜。
翠绿的羽毛不再传递沧海的消息,傍晚时分,闲适的心情难以言表。
懒得提笔写字,懒得吹奏象牙管,优美的诗句又能和谁一同吟咏。
孤独的大雁行程遥远,夕阳缓缓落下,大地渐次平展。

注释

凝墨:像墨汁凝聚。
荷花才湿:荷花刚被水打湿。
水槛:水边栏杆。
幽禽:寂静的鸟儿。
刀尺:裁剪工具。
鸳鸯浦:鸳鸯栖息的地方。
翠羽:翠绿的羽毛。
懒拂:懒得擦拭。
夕阳低下平楚:夕阳低垂,大地平坦。

鉴赏

这首词是宋末元初的诗人仇远所作,名为《酹江月·念奴娇(其二)》。从鉴赏角度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和爱情回忆的词。

开篇“片云凝墨,看荷花才湿,无雨”描绘出一种静谧而意境深远的自然景象,仿佛诗人正坐在一个宁静的环境中,通过观察周围的景物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这里的“无雨”可能暗示着一种内心的干涸和缺失。

紧接着,“水槛空明人少到,恰恰幽禽相语”则进一步描绘出一个宁静而又有点孤寂的环境,其中“恰恰幽禽相语”可能是指诗人听到了远处鸟儿的叫声,这种声音在空旷的水塘边更加清晰,也许是在表达一种隐秘的情感交流。

“曲几横陈,长琴高挂,自奏南风谱”则转向了室内,描绘诗人独自一人,拿起琴来演奏着南方的乐曲。这不仅是对音乐的喜爱,也可能是在通过艺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俄闻刀尺,隔窗人剪霜苎”则是一种生活的细节描写,诗人听到窗外有人在修剪花草的声音,这种日常生活中的声音也被赋予了情感色彩。

随后,“因念西子湖边,闹红一舸,曾宿鸳鸯浦”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诗人想起了在西子湖畔与爱人共度的美好时光,那里的湖水、花舫和鸳鸯,都成为了记忆中的画面。

“翠羽不传沧岛信,日暮闲情□与”这两句则充满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感。诗人可能在表达一种无法传递的信息或者是无尽的愁绪。

最后,“懒拂鸾笺,懒拈象管,秀句同谁赋”则是一种书画音乐三者的结合,诗人对这些艺术形式都持有一种淡然和不为所动的情感,可能是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

“孤鸿程杳,夕阳低下平楚”则是词的结束,这里用到了秋天的景象,通过大自然的变化来映射出诗人的心境。这里的“孤鸿”和“平楚”都给人一种寂寞和落寞之感。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艺术活动和个人情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时光的无尽怀念。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酹江月(其一)梅和彦国

探春消息,觉南枝开遍,北枝犹阙。

越女娉婷天下白,堪与冰霜争洁。

孤影棱棱,暗香楚楚,水月成三绝。

行云不动,素波轻浣尘袜。

回首雪里关山,玉龙吹怨,似替人幽咽。

溪上园林应满树,一径莓苔萦折。

金马疏篱,玉堂茅舍,终是风光别。

寻花欲语,对花却又无说。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蝶恋花(其一)

碧树残鹃啼未歇。昨夜春归,不与行人别。

留得绿杨枝上月。晓风吹作晴天雪。

龟甲屏低红叠叠。火暖萸烟。罗荐鸳鸯热。

一插宝簪云妥贴。下阶先拣花枝折。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蝶恋花(其二)

深院萧萧梧叶雨。知道秋来,不见秋来处。

云压小桥人不渡。黄芦苦竹愁如雾。

四壁秋声谁更赋。人只留春,不解留秋住。

秋又欲归天又暮。斜阳红影随鸦去。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蝶恋花

燕燕楼空帘意静。露叶如啼,红沁胭脂井。

浅约深盟期未定。木犀风里鸳鸯径。

楚岫秦眉相入映。私倚云阑,淡月笼花顶。

今夕兰釭空吊影。绣衾罗荐馀香冷。

形式: 词牌: 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