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是邑经兵火,今才补少痕。
要教民击壤,毋遣吏椎门。
文惠残碑在,坡仙醉墨存。
公馀勤物色,幽兴入琴樽。
这段文字摘自宋代诗人王迈的《送郑邛叔圭之博罗尉四首》中的第四首。诗中反映了战乱之后重建家园、安抚民心以及怀念古人文风的情感。
“是邑经兵火,今才补少痕。”这两句描绘了一场战争过后,城市遭受破坏,现在刚开始修复。"经"字表明战乱的严重,而"补少痕"则透露出恢复工作的艰难与有限。
“要教民击壤,毋遣吏椎门。”这两句强调了在灾后重建时,要让人民安心耕作,不应再派官吏去敲诈百姓。"击壤"意味着重新开始农事生产,而"毋遣"则表现出对民众的关怀,避免政府官员再次扰乱百姓。
“文惠残碑在,坡仙醉墨存。”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珍视和对古代文学家的崇敬。"文惠"可能指的是唐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颜真卿与柳公权,"坡仙"则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别称。
“公馀勤物色,幽兴入琴樽。”这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朋友郑邛叔圭即将离去的不舍之情。"公馀"可能指的是送别时的情景和心境,而"幽兴"则是对友人在旅途中继续保持文采和艺术追求的一种期许。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与重建、历史文化传承以及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与个人的哀伤。
不详
南宋诗人。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初宦南游日,去年西啸时。
岂无风竹兴,剩有雪梅诗。
一尉聊且浼,诸公定见知。
勉旃行好事,远业此其基。
三十年朋友,诗筒几往还。
君才游宦海,我正赋囚山。
滩鶒何时下,沙鸥镇日閒。
升沉踪迹异,心事却相关。
奇士束科目,炯如金在沙。
孤吟娱草带,几度见槐花。
此举衣才绿,相看鬓欲华。
泥金墨犹湿,已报熟葵瓜。
联辔而西三十程,风餐雨宿费经营。
间关阅旧途经熟,老大逢新历日惊。
我正与时相枘凿,君方随诏赴弓旌。
独班赐第明年事,回首云深谷口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