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送德昌

走遍江南路。看天公、何时还我,故山深处。

君处钱塘余甓社,千里不期而遇。

更分甚、主宾吾汝。

一片湖光浓似酒,待发挥、我辈清新句。

几鱼鸟,不惊去。醉中不怕波神怒。

尽人间、纷纷轻薄,翻云覆雨。

灯火归来才半醒,月夜谯楼初鼓。

正老鹤迎门飞舞。

此乐人生能有几,怅后期好在知何许。

明日又,送柔橹。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翻译

走遍江南的每一条路,仰望天空,不知何时能回到那深山故乡。
你在钱塘江畔的余甓社,我们千里之外不期而遇。
你我之间无需过多区分主客身份。
湖光如酒般浓郁,期待我们能写出清新脱俗的诗句。
湖中的鱼鸟不因我们的到来而惊扰,醉意中我无所畏惧。
世间纷繁复杂,人们变幻无常,如同翻云覆雨。
直到灯火阑珊,我才半梦半醒,听到谯楼初响的鼓声。
老鹤翩翩飞舞在门前,迎接我的归来。
这样的快乐人生能有多少?遗憾的是,未来的相聚何处可寻。
明天又要乘着柔橹离去。

注释

江南:指长江以南地区,这里代指诗人熟悉的家乡。
天公:古人对自然的尊称,此处指命运或上天。
故山:故乡的山。
钱塘:古地名,今杭州。
余甓社:另一个地名,具体位置未知。
主宾:主人和宾客。
湖光:湖面反射的光线。
波神:古人对水神的称呼。
谯楼:古代用于报时的高楼。
老鹤:象征长寿和高洁。
柔橹:轻柔的船桨,暗示离别。

鉴赏

这首元代张之翰的《金缕曲·送德昌》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词作。诗人以江南行踪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饮酒对谈的场景,寄托了对友人德昌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未来的感慨。

"走遍江南路"开篇即展现出诗人游历的足迹,暗示了与友人偶然相遇的缘分。"看天公、何时还我,故山深处"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也流露出对与友人相聚时光的珍惜。接着,诗人描述了与友人在钱塘和甓社的相遇,强调了友情的难得和亲密。

"一片湖光浓似酒,待发挥、我辈清新句"运用比喻,将湖光比作美酒,表达了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和创作灵感的激发。"几鱼鸟,不惊去"则描绘出宁静和谐的自然环境,烘托出友人间的惬意与自在。

下片转向更深的情感抒发,"醉中不怕波神怒"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即使醉酒也不惧任何外界干扰。"尽人间、纷纷轻薄,翻云覆雨"暗指世事无常,批评了世俗的虚伪和变化莫测。然而,即使面对这些,诗人仍能在月夜中保持清醒,享受与友人的相聚时光。

"此乐人生能有几,怅后期好在知何许"表达了对相聚时光的珍视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最后,"明日又,送柔橹"以送别结束,暗示了离别的必然,同时也寄寓了对再次相逢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江南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收录诗词(74)

张之翰(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祖至元末自翰林侍讲学士,知松江府事,有古循吏风。时民苦荒,租额以十万计,因力陈其弊,得以蠲除。有《西岩集》

  • 字:周卿
  • 号:西岩老人
  • 籍贯:邯郸
  • 生卒年:1243—1296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

须信人生皆有命,前途造物由他。

年光时事苦相磨。一从居冗剧,两度见新禾。

枉著黄尘三万丈,等闲换却沧波。

别来谁与晒渔蓑。不知同钓者,时复谓余何。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南乡子

灯夕在江阴。绿酒红螺不厌深。

醉眼清江江上看,更沉。放尽春风万炬金。

流到碧波心。水竹连舟尽自禁。

此夜此情谁会得,如今。都付青崖马上吟。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押[侵]韵

南乡子.十六夜待灯不见作

帘幕卷春阴。坐守江灯正夜深。

两岸人家楼阁暗,消沉。笑道良宵直万金。

负煞隔年心。多病情怀难更禁。

肠断一江春水碧,从今。著甚垂鞭带月吟。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押[侵]韵

南乡子.和秋岩重阳

红树挂斜阳。秋满淮南甓社乡。

古往今来多少恨,萦肠。写作诗词四五行。

酒熟胜鹅黄。直待西风醉一场。

说与多情篱畔菊,留芳。青女能悭几夜霜。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