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县斋写怀

墨绶垂青丝,铜符宠郎秩。

驾言谢班行,出领沧海邑。

脉脉辞亲知,依依去乡国。

浙行共千里,已在东南僻。

地远形势殊,年贫正艰食。

自顾书生愚,畴堪付休戚。

流移已怀惭,征敛况余职。

平生跌宕怀,雅志山水适。

及此东嘉游,清真信灵域。

岂无康乐情,坐有民社责。

敛板事承迎,钩稽困文籍。

拂意不能归,自惭陶彭泽。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离开京城,赴任偏远的永嘉县时的复杂心情和所面临的挑战。诗中充满了对故乡的眷恋与对新环境的适应过程中的挣扎。

首句“墨绶垂青丝,铜符宠郎秩”,以官服的象征物墨绶和铜符,表达了官员受宠升迁的荣耀。然而,随后的“驾言谢班行,出领沧海邑”则暗示了他即将远离熟悉的环境,前往遥远的海边县份任职,预示着旅途的艰辛和未知。

“脉脉辞亲知,依依去乡国”两句,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官员对亲人和故土的不舍之情。“浙行共千里,已在东南僻”则点明了行程的遥远和目的地的偏僻。

接下来,“地远形势殊,年贫正艰食”描绘了新任地的特殊地理环境和贫困状况,暗示了官员将面临的生活和治理上的困难。“自顾书生愚,畴堪付休戚”则表达了对自己能力的自我怀疑,担心无法妥善处理县内事务。

“流移已怀惭,征敛况余职”反映了官员在面对流离失所的百姓和繁重的赋税征收任务时的愧疚感和压力。“平生跌宕怀,雅志山水适”则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然山水的向往,试图在忙碌的政务之余寻找心灵的慰藉。

最后,“及此东嘉游,清真信灵域”赞美了永嘉县的美丽与纯净,将其视为精神的净土。“岂无康乐情,坐有民社责”表达了诗人虽然有着康乐的情怀,但作为地方长官,肩负责任重大。“敛板事承迎,钩稽困文籍”描述了官员在日常工作中处理政务的繁琐与劳累。“拂意不能归,自惭陶彭泽”则表达了诗人因公务繁忙而难以抽身,甚至自比于田园诗人陶渊明,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现实困境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官员在官场与个人理想之间的挣扎,以及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对民众责任的深切关注。

收录诗词(50)

文林(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答沈启南

天运有盈虚,人苦不自足。

已登九列阶,仍顾千钟禄。

黄鹄岂不高,中路将焉宿。

所以柴桑翁,无心适华屋。

瀚海辞风波,郊居梦花竹。

敛余百年身,及此未危辱。

愧君先机言,一纸百过读。

形式: 古风

家居小楼会客分得足字

宦游本夙好,负疴厌驰逐。

黾勉归故园,倦鸟今止宿。

朋旧月一饮,值我会再续。

摘蔬夜犹鲜,漉酒冬已熟。

薄言宴楼居,饱岂在粱肉。

白云堕书几,鸣鸠隔林屋。

过雨阻新暑,首夏气清淑。

及兹风日佳,泥饮勿辞足。

形式: 古风

首夏斋居即事

幽斋坐纤雨,绿树缭周垣。

青山在屋上,好鸟如晤言。

一官居野寺,性本爱丘园。

松花饱日食,沆瀣供朝飧。

游神羲皇上,形槁心独存。

缁尘暗岐路,吾方掩柴门。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与二弟汎舟游吴氏东庄因寄匏庵

缘城畛流水,榆柳绿荫门。

舣舟信登陟,忽得吴公园。

小亭面高冈,萝径隐可扪。

青山出墙头,白云宿篱根。

歌莺滞池曲,游鱼戏波浑。

繁景当首夏,过雨气微温。

老我独已乐,偕有弟与昆。

清唱散林木,起行历郊原。

日斜乱人影,眷恋忘归辕。

水木余夙好,况兹故情敦。

主人方宦达,乐事谁与论。

室迩人则遐,相思黯销魂。

出处各有会,一笑倾馀樽。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