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二弟汎舟游吴氏东庄因寄匏庵

缘城畛流水,榆柳绿荫门。

舣舟信登陟,忽得吴公园。

小亭面高冈,萝径隐可扪。

青山出墙头,白云宿篱根。

歌莺滞池曲,游鱼戏波浑。

繁景当首夏,过雨气微温。

老我独已乐,偕有弟与昆。

清唱散林木,起行历郊原。

日斜乱人影,眷恋忘归辕。

水木余夙好,况兹故情敦。

主人方宦达,乐事谁与论。

室迩人则遐,相思黯销魂。

出处各有会,一笑倾馀樽。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弟弟泛舟游览吴氏东庄的情景,充满了自然美景与家庭亲情的温馨。诗中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流水环绕、榆柳成荫的环境,以及登高远望时所见的青山白云,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

“缘城畛流水,榆柳绿荫门”,开篇即以流水环绕、绿树成荫的景象,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接着,“舣舟信登陟,忽得吴公园”一句,引出了游览的目的地——吴氏东庄,表达了对这一美丽庄园的向往和惊喜。

“小亭面高冈,萝径隐可扪”,进一步描绘了庄园内的景色,小亭矗立于高冈之上,藤蔓覆盖的小路蜿蜒曲折,暗示着探索的乐趣。随后,“青山出墙头,白云宿篱根”两句,将视线拉远,展现了远处的山峦与近处的云朵,构成了一幅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的山水画卷。

“歌莺滞池曲,游鱼戏波浑”,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莺鸟在池边歌唱,鱼儿在水中嬉戏,一派宁静祥和的景象。接下来,“繁景当首夏,过雨气微温”两句,点明了时节与天气,夏日的繁华与雨水后的清新气息交织在一起,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

“老我独已乐,偕有弟与昆”表达了诗人与弟弟一同享受这份快乐的心情,体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无间。“清唱散林木,起行历郊原”则描绘了他们在林间高声歌唱,随后漫步郊野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欢乐的气氛。

“日斜乱人影,眷恋忘归辕”写出了夕阳西下,人们在归途中的留恋之情,不愿离开这片美丽的土地。“水木余夙好,况兹故情敦”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主人方宦达,乐事谁与论”则通过主人的宦途得意,反衬出与家人共享快乐时光的难得与珍贵。

最后,“室迩人则遐,相思黯销魂”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即使身处近旁,心中却充满对远方亲人的牵挂。“出处各有会,一笑倾馀樽”则以轻松幽默的方式,结束了这次愉快的旅行,同时也表达了对相聚时光的珍惜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家庭之乐,以及对友情和相聚时光的珍视,是一首充满温情与诗意的作品。

收录诗词(50)

文林(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七里隆

青山慊吾意,舟子莫余违。

言兹隆中游,兀坐敞舷扉。

须臾来万状,云水镇依依。

俨居方池中,四面单翠帏。

偃仰断且续,高下堕还飞。

插天蔽星斗,伏地堪渔矶。

平平罗几案,整整列鼓旗。

大将坐横剑,万马纷而驰。

呀然散不收,忽合如长围。

如行图画中,而罔笔墨畦。

平生跌宕怀,老大丘壑姿。

不图行役地,乃与胜境期。

惜哉南北人,安得久于斯。

形式: 古风

闻温州之命柬启南

野人安陇亩,方春亟农工。

谁传一尺诏,置我樊笼中。

缅怀汉四皓,亦有楚两龚。

斯人咸肆志,衰病顾登庸。

圣君岂不怜,万里谁为通。

新诗特劝驾,惭愧石田翁。

形式: 古风

博平春半述怀

土城半颓人十户,月出无烟望多树。

树枯自念天正寒,雪消忽计春将暮。

却怜青帝亦世情,可奈东风不相顾。

野老立庭言貌古,漫呼尔汝忘官府。

府牒联翩呵不辨,从吏木僵心益苦。

真性不揖督邮怒,独抱瑶琴调鹤舞。

平生肯落尘网牵,居然朗诵逍遥篇。

天地造化一炉冶,万物销铸犹铜铅。

嫫母施朱西子丑,松柏黯淡桃李鲜。

浮云富贵聊尔耳,被酒北窗高枕眠。

不能作书上宰相,不能内徙如登仙。

不能饱和渊明诗,不能遗爱受一钱。

簿书往复祗押字,官舍间寂如逃禅。

饥民且勿向我泣,我不谋迁敛尔急。

今年休怨役不均,新来县官难处分。

形式: 古风

张宪副山水障子

山高出云在平地,千村万落连春水。

乾坤氤氲元气湿,江湖满地流瀰瀰。

模糊杂树绿满眼,毫末閒花红半垒。

忽见芳洲草泺间,微露楼台烟雨里。

山家茅屋昼不关,背暄高阁深厓间。

山人对奕长不语,客载小舟何时还。

斜桥引出瀼西路,欹岸直抵泾南渡。

开图恍入洞庭游,又似天台灵隐去。

耳边汨汨闻溪声,堂上真疑结岚雾。

蓬莱阆苑想在此,青鞋布袜宜相顾。

试问神仙结游伴,却我冠裳尘土满。

几时置我图画中,还似神仙更萧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