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夏斋居即事

幽斋坐纤雨,绿树缭周垣。

青山在屋上,好鸟如晤言。

一官居野寺,性本爱丘园。

松花饱日食,沆瀣供朝飧。

游神羲皇上,形槁心独存。

缁尘暗岐路,吾方掩柴门。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夏日静坐书斋,细雨缠绵的情景。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处,以及诗人内心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与热爱。

首句“幽斋坐纤雨”,点明了地点与天气,书斋内静谧而略带湿润,营造出一种清雅的氛围。接着,“绿树缭周垣”描绘了书斋四周被绿树环绕的景象,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青山在屋上,好鸟如晤言”两句,将青山比作屋上的装饰,好鸟则仿佛是与诗人对话的朋友,形象地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界的亲密关系,以及内心的宁静与愉悦。

“一官居野寺,性本爱丘园”揭示了诗人的身份与性格,他虽身居官位,但本性喜爱山野田园的生活,表达了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

“松花饱日食,沆瀣供朝飧”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的简朴与自然,松花作为食物,沆瀣(露水)作为早餐,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游神羲皇上,形槁心独存”表达了诗人追求的精神境界,仿佛回到了远古时代,虽然身体可能已经衰老,但心灵却依然年轻,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最后,“缁尘暗岐路,吾方掩柴门”暗示了外界的纷扰与诱惑,诗人选择关闭柴门,远离尘嚣,回归内心的平静与纯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50)

文林(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与二弟汎舟游吴氏东庄因寄匏庵

缘城畛流水,榆柳绿荫门。

舣舟信登陟,忽得吴公园。

小亭面高冈,萝径隐可扪。

青山出墙头,白云宿篱根。

歌莺滞池曲,游鱼戏波浑。

繁景当首夏,过雨气微温。

老我独已乐,偕有弟与昆。

清唱散林木,起行历郊原。

日斜乱人影,眷恋忘归辕。

水木余夙好,况兹故情敦。

主人方宦达,乐事谁与论。

室迩人则遐,相思黯销魂。

出处各有会,一笑倾馀樽。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七里隆

青山慊吾意,舟子莫余违。

言兹隆中游,兀坐敞舷扉。

须臾来万状,云水镇依依。

俨居方池中,四面单翠帏。

偃仰断且续,高下堕还飞。

插天蔽星斗,伏地堪渔矶。

平平罗几案,整整列鼓旗。

大将坐横剑,万马纷而驰。

呀然散不收,忽合如长围。

如行图画中,而罔笔墨畦。

平生跌宕怀,老大丘壑姿。

不图行役地,乃与胜境期。

惜哉南北人,安得久于斯。

形式: 古风

闻温州之命柬启南

野人安陇亩,方春亟农工。

谁传一尺诏,置我樊笼中。

缅怀汉四皓,亦有楚两龚。

斯人咸肆志,衰病顾登庸。

圣君岂不怜,万里谁为通。

新诗特劝驾,惭愧石田翁。

形式: 古风

博平春半述怀

土城半颓人十户,月出无烟望多树。

树枯自念天正寒,雪消忽计春将暮。

却怜青帝亦世情,可奈东风不相顾。

野老立庭言貌古,漫呼尔汝忘官府。

府牒联翩呵不辨,从吏木僵心益苦。

真性不揖督邮怒,独抱瑶琴调鹤舞。

平生肯落尘网牵,居然朗诵逍遥篇。

天地造化一炉冶,万物销铸犹铜铅。

嫫母施朱西子丑,松柏黯淡桃李鲜。

浮云富贵聊尔耳,被酒北窗高枕眠。

不能作书上宰相,不能内徙如登仙。

不能饱和渊明诗,不能遗爱受一钱。

簿书往复祗押字,官舍间寂如逃禅。

饥民且勿向我泣,我不谋迁敛尔急。

今年休怨役不均,新来县官难处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