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藏经阁前四青松,白云顶宿根苔封。
自怜霜雪尝应遍,依旧空山作卧龙。
这首诗描绘了藏经阁前四棵青松的景象,以及它们历经霜雪后依然坚韧不拔、静卧山间的形象。诗人通过“白云顶宿根苔封”这一句,巧妙地将云、松、苔结合,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接着,“自怜霜雪尝应遍”一句,表达了松树在经历了无数霜雪之后,仍然保持着自己的本色,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最后,“依旧空山作卧龙”将松树比喻为卧龙,不仅形象生动,也赋予了松树以灵性与力量,象征着即使身处孤独的山林之中,也能保持其傲骨和尊严。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对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和向往。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绿杨斜馆曲尘丝,也解将情供别离。
欲识此中无染处,白莲花在放生池。
夹浦芙蓉相映红,拒霜黄菊又丛丛。
总为穷秋费妆点,春来色相已成空。
清晨手写一函经,舍利毫端已似星。
但使有僧能过诵,不妨鱼鸟共来听。
酒力初消梦未成,空阶滴雨到天明。
不须身在阳关外,白发应添四五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