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秋二首(其二)

一叶阶前落浅黄,已知秋色渡长江。

百骸假合宁长健,万虑丛生未肯降。

荒草露寒飞蝶尽,暮山烟带白鸥双。

倚栏独立浑无语,时把残篇对小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翻译

台阶前的一片落叶已显微黄,秋天的气息已经渡过了长江。
身体虽由诸多部分组成,却难以长久健康,忧虑如丛生杂草,不愿轻易平息。
荒草上寒露凝结,蝴蝶不再飞舞,傍晚的山峦间,烟雾中成双白鸥显现。
独自倚着栏杆默然无言,不时翻看残破的书页,对着小窗沉思。

注释

一叶:一片。
阶前:台阶前。
浅黄:微黄色。
秋色:秋天的景色。
长江:长江。
百骸:人的身体各个部位。
假合:暂时聚合。
宁:岂能。
长健:长久健康。
万虑:众多忧虑。
荒草:荒芜的草地。
露寒:寒露。
飞蝶尽:蝴蝶不再飞舞。
暮山:傍晚的山峦。
烟带:被烟雾环绕。
白鸥双:成双的白鸥。
倚栏:倚靠栏杆。
独立:独自站立。
浑无语:默然无言。
残篇:残破的书页。
小窗:小窗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感受和思考。

"一叶阶前落浅黄,已知秋色渡长江。" 这两句诗以一个具体的场景开篇,一片树叶轻落在台阶上,呈浅黄色,通过这细微之处,诗人已领悟到秋天的气息正从长江一带铺开。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更传达了一种物是人非、时光易逝的情感。

"百骸假合宁长健,万虑丛生未肯降。" 接下来的两句诗,则转向内心的思考,"百骸假合"可能指的是外界的繁华表象与内在真实情感之间的差距,而"万虑丛生"则形容心中的忧虑和思绪纷繁交错。这里"未肯降"表现出诗人对这些烦恼的承受状态,似乎是在等待着某种内心的平静。

"荒草露寒飞蝶尽,暮山烟带白鸥双。" 这两句转回到自然景观,通过荒凉的草丛、早晨的露水以及蝴蝶消逝来描绘秋日的萧瑟。同时,傍晚时分,山间升起的烟雾伴随着白色的鸥鸟形成一幅静谧的画面。

"倚栏独立浑无语,时把残篇对小窗。" 最后两句诗则是诗人独自一人倚靠在栏杆上,无言以对,只有时不时地拿起笔来,在小窗前修改着未完成的文章。这既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沉思,也透露出一种对文学创作的执着和投入。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于生命易逝、物是人非以及内心世界的思考。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深邃,是一篇颇具意味的秋思之作。

收录诗词(280)

杜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新秋二首(其一)

少昊行秋正疾驱,洒然凉色已侵肤。

翠空碧水涵高下,淡霭苍烟半有无。

风露已经生惨戚,菰蒲且欲慰斯须。

谁将霜竹横云外,似有悲声与恨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酬谢韩仲和见赠

丹心空自照,白首欲何成。

踏地方求实,笺天敢为名。

树深秋水净,山远暮云轻。

索我文书外,论交深友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丁丑别金坛刘漫塘七首(其七)

人生玩岁月,世事变朝暮。

三年在门墙,一日泣岐路。

窗前长新绿,生意自呈露。

愿君日强饭,安排济时具。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丁丑别金坛刘漫塘七首(其六)

女萝去长松,藉藉纷委地。

矇瞍辞诏相,十步九颠踬。

弱昧惭陋质,先生未终弃。

再拜愿有闻,服膺敢失坠。

形式: 古风 押[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