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万物由造化,谁通天地心。
柴门闭浊暑,汗雨如滂淫。
便谓岭外热,四序常相寻。
露气润清晓,方知秋意深。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对于季节变化和自然造化的深刻观察。首句"万物由造化,谁通天地心"表达了对大自然生生不息力量的敬畏,暗示世间万物皆遵循自然规律。接下来的诗句"柴门闭浊暑,汗雨如滂淫"形象地刻画了酷暑难耐的环境,连柴扉都难以阻挡湿热。
诗人通过比较"便谓岭外热,四序常相寻",意识到即使身处岭南,四季更迭依然有序。"露气润清晓,方知秋意深"则以清晨露水的清新暗示了秋天的到来,让人感受到季节转换的微妙。
最后,诗人以"八月来大浊暑,小屋真甑釜"开篇,描述了夏季的极端炎热,然后通过"固知造物之妙,人岂能尽识之"表达对大自然奇妙变化的赞叹,以及对自己未能完全理解自然的谦逊。整首诗语言质朴,寓哲理于日常景象之中,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与自然的深刻洞察。
不详
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月到空庭色界虚,酒壶安顿向冰壶。
须臾万瓦清露湿,髣髴一轮丹桂孤。
独酌难成狂态度,闲身惟有醉工夫。
醉中孰与参禅趣,此妙须知禅所无。
武昌分别处,江岸倚篮舆。
对饮三杯后,相思一载馀。
身随云共远,梦与汝同居。
何日秋风夜,灯窗听读书。
古人书卷慢翻寻,齿发萧疏岁月侵。
万里家山孤枕梦,满城风雨五更心。
蒙茸软草涵空翠,寂历初花弄晓阴。
燕子未来寒意重,数峰圆瘦入云深。
漂泊初时尚念乡,如今意定已都忘。
小窗积雨韦编润,慢火薰笼药裹香。
正要门前蛛结网,何妨篱上蚁成行。
山前春雨非常好,出钵应须饱十方。